第三百零四章 天启之治

    第三百零四章 天启之治 (第3/3页)

什么时候能出现了。

    就目前来说,他们可以说是自行研究,朱由检只提了一嘴让他们适当加入水银、硝酸、乙醇、铜等东西。

    怎么配比朱由检不知道,当年化学课和历史课上关于火药进程的问题,他没怎么仔细听,只是大概记得有什么东西。

    当然、他也可能错忘了什么东西。

    对于雷酸汞是否成型,朱由检不太确定,但各种配比下,总能研究出一款比眼下黑火药要强的火药。

    哪怕只能提成一成的威力,对于大明的军工和工业也是极大的进步。

    “殿下千岁……”

    通过军备院的检查,朱由检时隔几个月再次进入军备院,不过相比较上次的空旷,军备院这次又修建了几座占地上百亩的分院。

    朱由检走进了看了看,基本都是已经成为规模的一些分院。

    如已经有了化肥和嫁接技术,育种技术的农学院,以及基础军工技术的军工院。

    朱由检没去看农学院,因为农学院的进度他一直在关心,甚至在前几天,他写信给黄龙,让黄龙下令给黄蜚联系天竺之上的暗厄利亚(英国)商人和公司。

    他希望引进对方的本土白猪和奶牛,以及大挽马等等物种。

    这些物种也没有什么禁令,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这数万里海路,对方能不能运过来。

    只要英国本土白猪运过来,到时候与本土白猪进行育种,朱由检相信大明朝可以提前培育出生育能力强、体重重,育肥快的约克夏猪。

    约克夏猪一旦培育成功,大明的猪肉价格将会降低到一个恐怖的数额。

    只要肉食和油跟上来,百姓对于主食的需求就会降低,对于渡过小冰河期也就简单许多了。

    这么想着、朱由检走进了军工院,而一进入门口,朱由检便被两个接待的小吏要求穿上了纯纸张制作的纸甲。

    由于军工院还是以研究火药为主,任何可能触发静电的东西都不能带进去。

    不过朱由检也没想着要近距离观摩,他换上纸甲后,隔着百来步围观一些研究,这期间毕懋康也灰头土脸的来到了他的身边。

    “殿下千岁……”

    灰头土脸的毕懋康还是很注重礼节,不过朱由检看到他那张花了的老脸就有些忍不住笑道:

    “毕侍郎,如何?”

    朱由检的笑让毕懋康以苦笑回应,而对于问题,他则是愁眉苦脸的回答道:

    “这火药的研究有些难度,殿下您说的原材料里,水银和硝酸、乙醇,我们都很快获得,盐酸的配方也从弗朗机人手中拿到,但配比的问题还是很大。”

    “有的时候配比一旦不成功,便会引起一场爆炸,所以我们都十分小心。”

    盐酸这玩意,最早是上个世纪的研发出来的,不过并不算纯度极高的纯盐酸。

    濠镜的葡萄牙工匠中,也有人知道这玩意的配方,毕竟不算是什么秘密。

    拿到盐酸配方后的毕懋康和宋应星、孙元化将配方改良优化,制作出来的盐酸虽然也算不上高纯度,但用来制作雷酸汞还是可以的。

    朱由检听着毕懋康的话,微微点了点头。

    这么看来、雷酸汞的原材料都基本弄出来了,现在需要的就是一步步的按比例调制了。

    只要研究出雷酸汞,各种火器和工业的进步都将是跨越式的。

    “高炉和蒸汽机的研究如何了?”朱由检知道雷酸汞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因此就放心的询问起了蒸汽机和高炉的问题。

    对于这些研究,毕懋康都有参加,自然也大概知道进度,他作揖道:

    “高炉按照我们的办法改良,已经将炉子加高到一丈高,并且用上了石炭。”

    “不过出铁虽然高了三成,但依旧达不到殿下所说的一炉产几十万斤的程度,充其量也就是一炉产两千斤左右。”

    “那也不错了。”朱由检微微颌首:“蒸汽机呢?”

    “蒸汽机,长庚(宋应星表字)进行了改进,目前虽说可以抽出两丈矿坑的水,但密封的问题也只能说降低泄露,而无法做到完全密封。”

    “只有解决了密封问题,才能进行殿下您所说的动力传输,将蒸汽机用在车和船上。”

    毕懋康的话语话术越来越接近近现代的人了,不知道是不是看朱由检用白话文写的资料和课题太多导致的。

    远离朝堂的勾心斗角,倒是让他个人能好好沉浸在研究中,而且他也做出了一些成果。

    “不过殿下、虽然火药没有研究出您所说的雷酸汞,但是后膛击发枪的结构,下官大致弄清楚了。”

    “想要批量的生产有些难度,但如果请能工巧匠来制作,倒也能弄出来,就是这数量上有些问题。”

    “而且没有雷酸汞,使用黑火药为底火发射则动力不足。”

    毕懋康的话让朱由检点头附和,他并不认为后膛枪的工艺能难到哪里去,只要给钱给银子,别说大明,便是眼下的欧洲都能通过能工巧匠制造出来。

    可问题是、只是一支精致的后膛击发枪,对于大明朝和一个国家来说是没有用的。

    必须要实现标准化生产,统一标准,然后弄出雷酸汞,才能实现步枪进程的跨越。

    “不过殿下、您所说的纺织机技术,我们参考南场的纺织机和蒸汽机的水力技术,大致弄出了一批产量是眼下水力大型纺织机两倍的改进版纺织机。”

    毕懋康给朱由检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这让朱由检暗叹“没白跑一趟”。

    “可以量产吗?”

    “可以!”

    朱由检的询问,得到了毕懋康肯定的回答,而得到回答的朱由检也对身旁的陆文昭道:

    “让人把图纸带回南场,纺织工厂都换上新的纺织机。”

    “告诉化淳,好好经营纺织厂……”

    “卑职领命。”陆文昭应下,随后安排人去取图纸,传信去了。

    安排了这一切,朱由检也跟着毕懋康参观了其他的一些研究。

    尽管都是朱由检研究的课题,而军备院中三百多名学子也是学习他的教材。

    但是对于一些有了突破性的研究,朱由检基本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听着。

    好不容易花费一个时辰参观了所有研究,朱由检最后只能留下一句“需要银子就告诉承恩”后,便走出军备院,返回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