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修改律法
第四百八十四章 修改律法 (第1/3页)
邵氏自然是没权力改动律法的,宋清月也只能这么跟她说一说,邵氏是真正可以理解宋清月在想什么的。
活剖产妇,实在太残忍了。
这件事最终还是要让李昭去落实。
宋清月回去之后就给李昭拍了份电报去,李昭一瞧,咧了咧嘴,娘子这是又给他出难题了,定然又是受了什么刺激了。
这事儿不好办啊。
开枝散叶、延续香火这事于当下的人们而言就是天大的事情。
人们不会管你是怎么保小的,也不会管你怎么用剪刀把产妇的肚子剪开的,那些自私的人只会觉得不给保小,非常不近人情。这有点像现代某些宗教国家,只考虑打胎对肚子里的小宝宝不人道,不去考虑不给女性堕胎的权力,对这些女孩子来讲,有多么不人道。
简直荒谬透顶。
不过无论这件事有多么困难,李昭还是答应宋清月,等皇帝老爹班师回朝,整顿好军务,就把这件事跟父皇提出来。
说实话,今年这场战争胜得实在也没什么好高兴的,原本就觉得是必赢的一场战争,却是在比预想的多付出了好几倍的花费的情况下赢的,最后只叫蒙古众部落赔了些马匹,可对方还以部落马匹数量不够多,用好些牛羊来凑数。
蒙古那样靠着抢劫为生的野蛮民族,根本无法以中原的礼义度之。
要人家留下一两个孩子做人质,人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反正那鞑靼大汗老婆一大堆,孩子也一大堆,死一两个孩子根本不心疼的。
从古至今都是这样,中原人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皇帝气得直揪胡子。
花了半个月左右班师回朝,愣是一个将军也没赏,只往派兵助阵的博尔吉吉部送了两千石粮食和一百石海盐以作酬谢。
全体武将,还有兵部的文臣们都被皇帝召去勤政殿开反思大会。
先是把这次出征的军费开支列成单子,叫将军和兵部的大臣们传阅。
反思一下,到底为什么,鞑靼部落开发了“盾车”这种东西,他们却一无所知?
尤其是兵部尚书,被皇帝骂得狗血淋头,骂他“既无远略、又无胆识,简直就是废物一个。”
老尚书不堪羞辱,当场脱了乌纱帽表示自己年纪大了,想回老家颐养天年。
皇帝甚至都没挽留一下,连最后的一点颜面也没给留。
老尚书就这个灰溜溜地打包行李回老家去了。
接下来,皇帝也没着急提拔新任兵部尚书,而是就这么散会了,让众人回去之后想想如何巩固北部防线,要大家慎重考虑,十日后交折子上来再议。会后,单独将李昭留下,想要仔细询问关于组建中央情报局的问题。
李昭道:“此事还需召博尔吉吉部首领前来一同商讨。儿臣想着,咱们可以招募一些蒙古少年,资助他们在中原学习生活,之后选天赋出众者,培养成间谍,再派去草原各部。”
皇帝想了想,突然道:“朕听说,宋家小五跟着宋大郎在贵州办学,已有五年。朕想派人去贵州瞧瞧,可有成效。若有成效,倒是可以把宋小五找回来,让他去蒙古各部办学,就用你媳妇儿的法子,每日给提供一餐免费的饭食,总是有人愿意来上学的。等那些鞑子学了汉语,穿了汉衣,懂了汉礼,总不能再如现在这般野蛮不化!”
李昭没想到皇帝老爹居然会想起宋家小五来,这可不是李昭提的,是皇帝自己想起来的。
至于他为啥突然会想起来?乃是因为宋辰海来了折子,说铜仁最近又要送了一批官银来,整整八百万两,打算分四批送往京城,请皇帝派兵沿路接应。
送银子当然不能只说银子的事,宋辰海又顺带着提了一嘴自家小老弟在贵州一代做出的功绩,好叫皇帝知道知道,他们兄弟二人呆在贵州,也不是除了守着银矿就啥也不干的。
要说兵部尚书这个缺,其实皇帝心里是有个人选的——宋辰旭。
可宋辰旭实在太过年轻,今年才过而立之年,在兵部也没什么根基,若是日后想让他办点事,怕是处处掣肘,还不如继续做个火器营书记官来得方便。
于是皇帝让内阁提名新的兵部尚书人选。
朝臣们闻风而动,打听消息的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