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尾部湍流

    第二百六十七章 尾部湍流 (第1/3页)

    这趟浙江之旅没这么容易成行。

    一百万两银子,皇帝说得轻松,户部却是怎么都拿不出来。

    自从宋建鸣被皇帝打了一顿挺杖之后,就一直猫在家养病,学着皇帝摆烂。户部诸事现由内阁首辅严九元代理。

    但是严大人这人吧,当首辅可以,平衡各方势力是个中好手,但做户部尚书却似乎不是很拿手,加上冬天的一场大雪,还有皇长孙的瞎搞,去年的户部收支账册烂得像一坨狗屎。

    别说一百万两,掏五十万两出来,手都要抖三抖。

    再说了,皇帝对打造一个水师的花费根本没有概念,其实朝中除了鸡贼的肃王殿下和坏老头陈老国公,根本也没人知道打造一支能用的海军水师到底要花多少钱。

    趁着户部还在跟靖王殿下在一百万两军费上来回扯皮的时候,皇长孙李晟遭到了他自出生以来的第二次惊险的刺杀,好在有四叔在侧拼死保护,这一次他依旧死里逃生。

    不过这事跟肃王没关系,浙江是泾国公府的地盘,这事怎么想都是泾国公那老头儿干的,偏那老头装得一脸无辜,硬说这事肃王府的阴谋诡计。

    还在守皇陵的肃王眨巴着他那微带鱼尾纹却依旧风情万种的桃花眼,表示他很无辜。

    事情不会就这么简单结束,只过了几日,五皇子信王就遇刺了,性命倒是无忧,就是毁了容。

    这么大的事,皇帝居然装聋作哑,继续闭关养病,好似由着几个皇子折腾似的。

    陈贵妃疯了似的,披头散发地跑去养心殿外头大哭,竟还是没能见着皇帝。

    只在半个月后,京中众人得到了大宁卫、大同卫、广宁卫、天津卫等十多个卫所在调兵往京城集结的消息。

    九月下旬的时候,宋清月觉得是时候重新开学了。

    带着书塾现有的几位教师把几个月前的期末考卷按照成绩排名,将学生们大致分为了科举班的科快班和科慢班,还有普通班的普快班和普慢班。

    一共四个班。

    其实在前世的时候,有许多家长反对分班制度,说是打击老师教学积极性,打击学生自信什么的,可宋清月觉得,叫进度不一样的学生坐在一起听课才是活受罪。

    讲容易了,学得快的学生觉得在浪费时间,讲快讲难了,学得慢的跟不上。两头受罪,还不如分开学,人跟人的智商、接受知识的快慢程度本来就不一样,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大家都能轻松点。

    当然,学校的规模还小,科举班也只有两位秀才公做先生,不存在什么师资力量不平衡的问题。

    分完班之后,宋清月又聚集大家讨论下一学年的教学计划。

    宋清月提议把下一学期定在十月初一,到来年三月初一。

    三月初一之后的农忙季节学生们可以回家帮忙种地,中间元旦到元宵节期间再放二十年新年假。

    牛和生提出异议道:“世子妃,我知道您不想叫学生因为念书,丢了种田的本事,可说实在的,来咱们书塾里念书的,多数都是城里人,家里都是做工做手艺的。就说咱们胡同里几个婶子,孩子放了假,她们就得呆在家里照顾孩子,反而不方便她们做别的事情,还不如不放假,或是咱们只上半天课,剩下的半天,若是想回家帮忙照顾买卖,或是学手艺的,就让他们回家去,剩下年纪小,做不了活又需要有人照看的孩子们,就留在学堂里,咱们照看着。您觉得呢?”

    宋清月想了想觉得有道理,点点头,又问道:“若是在报恩寺山脚下再盖一间书塾出来,会有农家子过来上课么?”

    牛和生道:“京城周边多数土地都被权贵占去了,少有自耕农,都是佃户。恐怕……”他说到一半顿了顿,似乎改变了想法,“也不一定不愿意来,不过多数农庄距离您那儿还是挺远的,像是我从前念书的时候,就是住在书院里的。要是免费提供食宿的话,大概愿意来的人会很多,不过这样一来,您的花费就……”

    宋清月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这种事果然还是要咨询牛和生这样基层生活经验丰富的人。

    她仔细考虑了一下,谨慎地道:“这事儿我回去想想。咱们先说城里的这个书塾,牛先生方才说的,一天只上半天课,农忙时节不放假,大家有什么异议?”

    宋辰飞是尚书府公子,剩余的都是王府丫鬟出身,对此还真没什么想法。

    于是宋清月拍了板,道:“成,那咱们就按牛先生的法子搞。但月考还是要考的。所以咱们有必要统一一下教学内容。”

    两个科举班就由牛和生还有宋辰飞两人商议,普通识字班,宋清月带着墨痕、墨兰、玉屏、玉香四人,划定了一下大致的教学范围和快慢班各自的教学进度。

    所谓科举班,就要学习科举考试的相关内容,需要学会用繁体字书写,还要学习四书五经,以及八股范文。

    普通的快班和慢班则是宋清月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