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香皂生意
第一百二十章 香皂生意 (第2/3页)
个救了李昭的水潭子里头,现在水浅的只到人腰部了,原本可是能没过凤七头顶的!
宋清月叹口气,只能无奈同意。
不过也不只有坏消息。
自从宋家庄子挖到煤之后,那些京城权贵们便一窝蜂地跑去保定府海陀岭附近圈地建庄子。地上被打了一个又一个洞,把地都打成筛子了,愣是除了宋清月没一个挖出煤来的。
瞧瞧宋家丫头那运气,找谁说理去!
如今北方干旱,这一带的土地本就足够贫瘠,那些没有提前建蓄水库的庄子,更是啥也种不出来,干脆低价甩卖土地,宋清月趁机抄底,只花了两千多两,又拿下三千多亩地来,简直比直接从官府买地还便宜。
买完了地,她觉得这地便宜得太过头了,手头攥着六千多亩地(虽然都是荒地),她感觉自己简直就是罪恶的大地主,回了家就问自家老爹,为什么大周朝土地交易不需要交税?
如果交易土地需要交税的话,一则可以充盈国库,二则,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顽疾也能稍微减轻一些。
宋大人双眼亮了亮,连夜把宋辰海、宋辰旭找来,并召集幕僚们讨论此事的可行性,又在怎么收、收多少、由哪一方承担、士大夫交易的时候是否也要收……之类的具体细节上斟酌了好几个晚上,做到心中有数后,才去户部衙门开了一个内部小会议。
现在的户部是被宋建鸣推倒重建过的户部,当初选人的时候也是由皇帝亲自敲定的,清一水的都是从地方上挑出来,年轻又实干的官员。
当然,年轻的意思是指全员五十岁以下,没有那种满头白发,老得走路都需要人搀的官员。
没办法,科举太难考了,本朝自陛下登基以来的三十九年间,考中进士的平均年龄为三十四岁,得了进士后可能还要在各个衙门观政,也就是实习两三年,甚至四五年才能被正式授官,能留京的基本上都是家族背景强大的,但想要高升,依旧需要外放到地方上去做一段时间的官,积累经验。
这一去少则六年、九年,多数情况需要在地方上等十几、二十年的,等到京中有了空位,再次被调回京城的时候,多数人都已经年过半百了。
所以六部衙门里,多的是满头白发的老头儿。
像是户部这般全员五十岁以下的,可以说都是撞大运的,大家都很感激他们的头儿,全员唯宋建鸣马首是瞻。
再说了,这个土地交易税一听就是个既能充盈国库,提高他们户部声望,又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操作起来也不难,因为所有地契交易都少不了要去当地衙门盖章这一环,地契上只有盖了官府的章,才是有效的。如此一来,只要在盖章的时候,按照比例收税就成了,实操起来也简单。
但这样一来,就触碰了大多数权贵的利益,想要真正在朝中推行,必定阻力不小。
朝里那些文人就是一张嘴皮子厉害,只要对他们有好处,再坏的事情都能给你夸出花儿来;只要是对他们不利的,再好的事,他们能骂得你不认识自己祖宗。
于是户部内部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制定如何推动这项提议顺利实施的方针战略。
通过三日的商讨,户部一致决定,这个收税的范围,先将自耕农排除在外,囤积田地的商户是必然要收的。但有功名的士绅阶层宋建鸣也不打算放过。
这次收税的对象并非某一固定群体,而是所有手中握有大量土地的人。
那么有功名、官身的群体中,先从哪里入手呢?
宋大人打算先从御史们最喜欢攻讦的外戚宗亲开始收土地交易税,接着让外戚宗亲们想法子把武将公侯家都拖下水,最后再由武将们把全体文官士大夫家族也纳入收税范围。
这年头不怕交税,就怕凭什么我交你不交?
借力打力,一个带一个,最后统统拖下水。
但这件事需要有个由头做筏子,于是户部全体加班加点,找出这些年手里土地囤积得最多的宗亲外戚。
这不,还真给抓到个典型,山西的永王,这些年不声不响的,竟然手里囤积了三万多亩良田,太原周边的土地几乎都成了永王的了。
这年头,囤田可不仅仅是囤田,伴随的还有大量农户的走投无路和家破人亡。
但查案的事情可不会归户部管,宋大人想法子把永王囤田逼死农人的消息透露给御史台。
这个永王说起来跟当今陛下的关系已经很远了,曾爷爷辈是太祖的一个皇子,御史们一点没有顾忌,反正闻风揍事嘛,连证据都不需要,上了朝便使出吃奶的力气痛骂永王,不忠不义不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