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吞并江南南北分治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吞并江南南北分治 (第1/3页)

    河南,汴梁。

    汴梁城高大的城墙此时已经千疮百孔,大大小小的投石机如雨点一般往城里抛射着巨石。城外的红巾军架起一个个的塔楼冲车,随时准备向汴梁城发起最后一击。

    红巾军军大元帅、大丞相刘福通穿着一身金灿灿的铠甲,率领一群部将簇拥在小皇帝韩林儿周围,向着军队发号施令。

    “陛下,汴梁已经唾手可得,光复汴梁二百多多年的夙愿,终于是在今日可以达成了啊。”刘福通说到。

    年轻的大宋皇帝赵林儿微微点头,随后就夸奖勉励的刘福通几句话。

    随后,刘福通便代替皇帝下令,对汴梁城展开了最后的致命一击。

    随着一声令下,红巾军的火药爆破手点燃了引线。

    过了没有多久,只听一声巨大的轰鸣在汴梁城下响起!

    汴梁城的城墙瞬间垮塌了大半,一个巨大的缺口出现在了城墙上面。

    朱瀚发明的这个火药爆破城墙方法,已经成为了红巾军的军事大杀器。凡是挖好了洞穴的城墙,几乎没有不能攻破的,哪怕是汴梁城这样坚固的城墙,在好几大箱火药爆炸面前,也是顷刻间土崩瓦解。

    随着汴梁城墙的垮塌。

    红巾军的将士们挥舞着兵器义无反顾的冲向了汴梁城墙,城内的元军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信心,刚刚一接触,他们很快就崩溃。

    红巾军杀入城内,对各个抵抗的元军展开了疯狂的杀戮。

    大宋皇帝韩林儿看着正在激战的汴梁城。

    忍不住对旁边的刘福通说道:“丞相,想不到鞑子竟还有如此胆魄,城墙破了竟然还在厮杀不止。”

    在一旁的刘福通听罢,笑着说道,“陛下,这些鞑虏不过是强弩之末,困守犹斗罢了,不出一个时辰,臣必定让他们灰飞烟灭。”

    韩林儿一听,顿时高兴了起来,说道,“难道丞相还有其他的计策对付这些鞑虏吗?”

    刘福通笑着一指汴梁城,然后说道,“陛下请看,臣对汴梁采取了围三缺一的战术,围攻其中的三面城墙,剩下的北面围而不攻,其实那里也没有什么兵力,是故意漏给敌人的缺口。”

    “凡是攻城,若是把敌人困死了,除非有绝对的优势兵力,否则一定会陷入苦战。臣采用围三缺一,就是让鞑虏知道还有一条生路,在让他们不至于拼死抵抗,臣估摸着,再过个一个时辰,这汴梁城就会落入我们手中。”

    。

    。

    当汴梁城墙被火药爆破垮塌的时候,河南城内的元军将领特木尔等人就已经在北门准备好了突围逃跑的准备。

    河南行省平章特木尔率领几百精锐骑兵。

    在垮城墙垮塌的那一刻,打开了城门,径直冲向城外城外的红巾军。

    汴梁北侧的红巾军兵力微弱,根本无法抵挡这些精锐的骑兵突围,只能放任他们逃跑了。特穆尔一直跑出了老远,大概有五六里的地方,然后才敢回过头来稍微看了一眼汴梁城墙。

    一看之下,特穆尔顿时老泪纵横,他捶胸顿足的哭泣道,“我对不起陛下,对不起先皇,我对不起大元啊,汴梁城在我手里丢了啊。”

    其余的部将都是人人叹息。

    最后终于有人提醒到贼人,红巾贼还在后面不远的地方,肯定会派追兵前来追赶丞相,还是继续快跑吧。

    “大人,我们不要再次耽搁,否则红巾军追赶上来,就跑不成了啊。”

    在众人的劝说下,特穆尔这才抹着眼泪哭天抢地的上马继续往前奔去。

    他们一直一路飞奔,逃到了一处黄河渡口,这里有他们早已经派人提前秘密准备好的渡船。

    等到上了渡船之后,特木尔又是老泪纵横,向着大都的方向连磕了三个头,口中大呼。

    “我对不起先帝,我这条老命不要了,我愧对先帝,我不能过河呀!”

    说罢,就不顾众人阻拦,纵身一跃,向着浅浅的黄河水中跳去飘去。

    只听,扑通一声。

    特木尔跳到水中,河水不深不浅,正好儿到他的腰部,其余几个亲兵将领,立刻眼疾手快的跳入河中,把特木尔七手八脚的给搀扶了起来。

    把特莫尔搀扶到船上之后,众人又是一番的苦劝。

    “大人是国家社稷的重臣,万万不能有个闪失啊。”

    “对呀,大人汴梁可以丢,大人绝对不能出问题。”

    “汉人都说卧薪尝胆,我们如今回到大都在请援兵,把汴梁夺回来就是,大人万万不可伤害性自己的性命。”

    但是面对众人的苦劝,特穆尔彷佛并不肯听劝,他此后又接连两次纵身跳河,最后手下的将领还有谋士们以死相逼,才让他勉强珍惜自己的性命,不再跳河,安安稳稳的渡河过去了,渡过黄河之后,特木尔一行疾驰往北,一口气跑出了一百多里才敢休息。

    汴梁城的战况正如刘福通预料的那样,前前后后不过几个时辰,整个汴梁城就落完全落入了红巾军的手中。红巾军在大丞相、大元帅刘福通的率领下,簇拥着大宋皇帝韩林儿入了汴梁城。

    此时的汴梁城是自当年的靖康之乱之后,第一次有汉人的皇帝进入汴梁城,其意义之重大,刘福通率领文武百官上奏皇帝韩林儿,想要让皇帝大赦天下,并且正式分封诸王。

    其实在红巾军当中,并不缺少这王那王,只不过这些王都是一个个的草头王,每个人都给自己起一个某某王的名号罢,真正有王号的只有刘福通等少数几人。

    红巾军军的军制官制,还有爵位,都是相当混乱。

    这就容易让天下的读书人,还有世人们认为红巾军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流寇。

    所以刘福通建议韩林儿不仅要分封诸侯。

    还要大赦天下,就是为了笼络人心。

    然后再继续进一步来修正官制,树立大宋正统的威信。

    汴梁城内,经过几天的筹议讨论,大宋皇帝韩林儿正式下达诏令,册封各地的诸王元帅,封各个的封爵官位,加以统一。

    经过众人的一致推举,在大丞相、大元帅刘福通之下,朱元章是红巾军的军功劳第二人选。

    韩林儿正式下达诏书,册封朱元章为吴王。

    朱元章的夫人马氏为吴王夫人,弟弟朱瀚为淮国公。

    其余的像郭子兴、彭大和芝麻李等人,各自依据功劳分为公侯伯三等。

    各地的红巾军军军头们,虽然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公爵有不满的,但是在大势所趋之下,也只能是默不作声,不敢再有意见,毕竟如今的大宋如日中天,不仅歼灭了百万元军,更是恢复了失陷两百年的故都汴梁

    江北,定远城。

    “七五,伯鲁已经三番两次派人送来的书信,说想要献土保身,我看已经差不多是时候吧,不能再等了。”朱元章说道。

    原来,自从苏州的大商人们集体闹起了暴乱之后,江浙行省平章伯鲁的权势和威望就瞬间土崩瓦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失败、失败加失败之后,整个江浙行省的大小官吏、百姓、士绅们都已经看出来了,伯鲁再也无力维持其在江浙行省的地位和权势。

    伯鲁也算是有自知之明。

    在看清了自己的形式后,听从了刘伯温的劝解,已经派人三次送来书信,想要把江浙行省的所有印章、官位等一同送来,算是投降的投名状。

    在如此情势下,朱元章已经觉得必须得提前去掌控江浙。

    否则的话,伯鲁的权威彻底倒下后,江浙容易形成各自割据的局面,时间长久之后,就非常不利于统一的。

    说不定在此如此乱局之下,哪一个地方就冒出了一个绝世罕有的强者也说不定。

    而朱瀚也差不多一样是这样想的。

    朱瀚说道,“这就是形势逼人啊,如今,我们虽然没有做好全面接收江浙行省的准备,但是现在建议在弦上不得不发,否则,老哥你的担心真的会有可能实现,毕竟浙东的方国珍已经是蠢蠢欲动,听说三番两次的攻打杭州城,若是让方国珍在杭州站稳了脚跟,那还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方国珍此人反复无常,首鼠两端!此前一直是不入流的小贼寇,如今竟然让他愈发做大,若是江浙行省一乱,方国珍只怕会更加的壮大。”朱元章也是说道。

    “现在我们进军江南,对于掌控大小权力来说,最所缺乏的首先就是银钱,其次还有人才,江浙兴盛,人文荟萃,财源茂密,我们若是不用江浙的世人治理江浙,只怕会闹起不少的事端。”朱元章说道。

    朱瀚点点头,然后说道,“哥,你说得没错,如今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还是太少了,等到了江浙之后,还必须启用江浙的人才,不过这些人可不是那么好相处的,我们必须有点自己的手段才行。”

    “哦,七五,你打算怎么办?快说来给我听听啊,我这最近可让这件事情给愁死了啊。”朱元章说道。

    朱瀚则是笑了笑,说道“哥,你难道忘吗?他们比我们强的地方,不过就只有这两个,一个是钱,一个是人才,首先在钱的上面,他们既然能挣钱,那咱们就比他们更能挣钱。”

    “他们不是有儒家人才嘛,那咱们就把他们这个儒家的水搞混,什么是人才,是不是人才,谁是人才,将来由我们说了算,还怕他们不服管吗?”

    朱涵的话顿时让朱元章眼前一亮的兴奋。

    最近的这些日子,朱元章是既喜又忧啊。

    “我们进入江南之后,要大力发展工商农贸,不管是什么行业,都要打击里面蒙元或各豪强的残存势力,加入我们自己的势力,进而影响整个江南的财源、税收等等。如此一来,才不怕那些大商人们抱团抵御我,或者是坑害我们。”

    “至于我刚才说的搅乱儒学这潭死水,那就必须得借助外来的力量。”

    听到这话,朱元章顿时就是一愣。

    “外来的力量,儒家的东西,还能有外来的力量吗?”

    宋代程颐、程颢、朱熹等人发展的理学已到了如今,已经算是进入了一个新的蛰伏阶段,急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才能让他们重新发展。

    否则的话,以蒙元压制上百年的儒学态势来,指望儒学自我提升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的明朝初年,一大批的有才学的儒士们帮助重新恢复了儒家地位,这才让大明的科举不至于走到其他的学问上。

    只不过,这些儒学名士们的眼光格局毕竟局限于当时,在一百两百年之后,很快就被世界所淘汰,落伍了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