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迷彩服

    第四百二十八章迷彩服 (第3/3页)

    并且,又参考了德国军服的一些理念,总结出来就是一个字“帅”,帅气的军服,对军队的精气神也有不少影响,最起码能改变旧时代的军队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为此,李牧专门找了一家大型的染房,染出迷彩服,又高价请了几位上海租界的知名服装设计师,根据李牧的意见,设计了这款军服。

    定妆之后,和一家大型服装厂下了订单,如今终于全部完工。布料好,制作也相当精良,如今终于能全军换装了。

    用了两天时间,主持部队完成换装,李牧看着眼前熟悉的颜色,看着那一个个训练的身影,心中感慨莫名,仿佛回到现实世界里了。

    确实,看着这些身穿迷彩服的士兵喊着口号,在军营里训练的身影,谁能想到这是民国。

    不过,新军服确实挺受欢迎的,不但是士兵,军官也很喜欢,穿上新的迷彩服,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再也没有土里土气的样子,给人的感觉既彪悍又帅气。

    就连普通民众,见了面貌焕然一新的保安军,同样眼前一亮,这和他们想象中的当兵的大不一样。

    军队的大练兵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李牧也开始到处视察,这天来到南邵煤矿,也是南阳地区罕见的煤矿资源。

    火力发电,对煤矿资源很依赖,虽然附近的平顶山就是产煤大区,紧挨着的陕西,不少地方煤矿资源也极其丰富。

    但,毕竟在别人的地盘,还需要运输,对于南阳地区少见的煤矿资源,李牧自然极其重视。

    煤田位于西南伏牛山区,跨南召、方城两县境,属侏罗纪煤田,储量不算大。

    据地方志记载,南召煤田由于煤层较浅,比较容易采集,从清初开始已有开采,小窑遗迹到处可见,1870年,德国人李希霍芬曾来南召进行了调查。

    1916年,瑞典人新常富着《河南之煤田及煤矿矿业》,记述李希霍芬、丁格兰及新常富至南召调查。认为南召地质与河南北部诸煤区不同,并估算储量3500万吨。

    1931年,王猷到南召县煤矿进行了地质调查,并写了调查报告。

    不过,由于储量不大,除了附近村镇的乡民,使用煤炭,过来临时开采一些,并没有专门的公司,使用机器,在这里采集煤矿。

    李牧在众人的陪同下参观了一遍,决定下次再采购一些开采煤矿的器械。产量有多少不在乎,这就代表底气。特殊情况下,即便外接的煤运不进来,也能自给自足。

    又过了几天,位于深山中的实验室传来消息,青霉素在实验室,已经制作成功了。

    李牧来之前,需要看的资料太多,青霉素如何制作,也只是看了大略的方法和步骤,真让他说个一二三,他也说不出来。

    凭着大概的方法步骤,这么快就能在实验室制作出青霉素,也不错了。

    接下来,就是把这套流程,搞成流水线,利用器械和原材料,批量生产。

    只要搞成了,以后财源也就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