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老将花眼

    第五百五十五章 老将花眼 (第2/3页)

   “金江军。”

    新王低着头喃喃几句。

    很快。

    他恢复了镇定。

    “不把金江军打败,咱们撤到何处去?”

    听到新王的顾忌,来之前,陈永良就想好了万全之策。

    “他们追咱们跑,地盘都让给他们,他们需要分兵把守吧,占得地方越多,他们的力量越削弱。”

    “而且不能跟他们野战了,湖广有地利,咱们以襄阳抗拒金江军,以待战机。”

    “还可以联络西王,西王的老兄弟贼多,听说他还招收了不少云贵的土兵。”

    “大敌在前,咱们应该像以前一样,联手打败强敌,然后在来瓜分地盘。”

    “咱们坚持几日,把伤病的老兄弟们先转移出去,布置妥当再开始安排撤军。”

    新王不愿意松口。

    陈永良是二哥手下中最出色的头目。

    可以说算二哥的半个军师。

    他的想法的确很妥当。

    之所以这么复杂。

    无非用杂军来拖延金江军。

    因此保下受伤的老兄弟们,先让撤到安全的地方,因为受伤的老兄弟们行动不便。

    其余的老兄弟不动。

    不代表没有安排。

    留下老兄弟们,即是稳住军心,避免其余的军队溃乱,可当撤退的命令下达,还怕老兄弟们逃不脱?

    流民军最拿手的本事就是逃跑。

    只要给点时间拉开距离,骑兵都追不上了。

    但是等于放弃了其他人。

    不是每支军队都能像老兄弟们那么能跑的。

    龙在前迟疑不定。

    “当断不断,新王,可不能在迟疑了。”

    “万一金江军也坚持不住了呢。”

    龙在前忍不住说道,话音刚落,不等陈永良开口,自己就露出自嘲的笑容。

    无声的裂开嘴,尽显身上的颓废。

    这里只是金江军的一支偏师。

    自己带领可是自己的全部家当。

    这都无法拿下对方,更何况等到金江军的主力。

    ……

    密县处于开封府与河南府交界处。

    新王的近二十万大军。

    一部分在开封府境内,与金江军作战,还有一部分留在开封府。

    沿途百里,处处是军营。

    “得得得。”

    “得得得。”

    尘土飞扬,形成沙暴。

    绕过大隗山,近万名职业骑兵,分成了十余道铁墙。

    没有什么技巧。

    就是撞过去。

    花眼的打法,倒是与新王的战法类似。

    “儿郎们,出击!”

    “风!”

    “风!”

    “雷!”

    各种口号响起。

    随着口号和号角声。

    一支支骑兵转动方向。

    每名营总都会配发一把指挥刀。

    将军说是学习法国皇帝。

    是军官们的荣誉。

    漂亮的指挥刀,人们都喜欢。

    花眼在欧洲名气极大。

    他自己却不晓得。

    因为当年那场战争,有名传教士无意间制作的油画,一副关于金江军骑兵行军图。

    刚好碰到了花眼经过,把他着重刻画了一番。

    新来的传教士见到花眼,啧啧称奇。

    前年。

    花眼才知晓此事。

    深以为憾。

    那狗娘养的传教士,偷偷画了自己,招呼也不打声,给他过眼看看也好啊。

    闹得他失眠多少次,一直想要看画中自己是什么模样。

    不过也正是那名新来的传教士。

    花眼在他面前得瑟的炫耀自己的指挥刀,问他比法国都漂亮不。

    此时才得知。

    原来法国没有这种行为,更没有皇帝,只有法兰西国王。

    不过无所谓了。

    将军说什么就是什么。

    现在。

    他平举指挥刀向前。

    使劲的往前面冲。

    花眼是主将。

    所有人都得在他前面。

    而他非要冲到士兵们的前面。

    于是。

    金江军的骑兵列队,仿佛一道狂风急速都吹拂大地。

    哪怕眼前是拒马也不停留。

    要么跳跃过去,要么直接撞开,要么摔下马被踩死。

    匆匆放下拒马的流民军们,丝毫没有挡住花眼的速度。

    一阵风似的刮向流民军后营。

    弓骑兵们往头目装扮的人身上招呼。

    火铳骑兵密集的靠近重甲步兵齐射,然后把三眼火铳当成榔头打过去。

    ……

    花眼喘着粗气,他还能坚持,战马却口吐白沫。

    冲了几十里地。

    于是处于二线保留精力的陈玉,带领第二营接替。

    然后又是郑刚。

    ……

    十万流民军大营。

    上百里地。

    半日间就被金江军的骑兵冲垮了。

    甚至还有主动反正的军队,说是原来朝廷都军队,被逼无奈才暂时投降。

    遇到了一支忠顺王败亡后,投降的辽西军。

    金江军和辽西军。

    拉扯了十几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