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处理身后事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处理身后事 (第1/3页)
随着漠南的捷报连连。
整个金州喜气洋洋,百姓欢悦,学生激昂,军士奋进,官员得意。
金江镇的繁荣和富强,加上如今的捷报,犹如火上加油,使得各地流入的流民们民心安定。
数百万民众奋斗多年,努力得来的形势,唐清安越是谨慎,不敢有丝毫的错处。
他这里差以毫厘,金江镇就失之千里。
“前朝明太祖朱元章,数十年如一日,战战兢兢终日不敢怠慢,我虽不如他,却也不敢懈怠。”
唐清安内心感叹。
为什么有同样处境的人,才容易获得共鸣,因为遇到的问题相同,心里的难处相似。
招来管家周吉和李敦,以及内院管事周氏。
“夫人有了身孕,头胎不易,有性命之忧,你们需要尽心尽力照顾她,万不得有马虎。”
众人连忙应和,皆称不敢。
唐清安又看向周氏。
周氏在家里十余年,和周吉李敦三人,同样是东海堡的人,而且她长子又是自己的义子。
在家里的地位,算是半个当家人,不是执事媳妇可比。
“探春的心思重,和可卿相似,当年可卿有了身孕,也是内心不能安定,差点一命呜呼。”
唐清安交代周氏,说道。
“家里的事情,我让探春暂时不要继续打理,但是以探春的品性,定然心中委屈,难以说通她的心结。”
“你要协助宝钗接管府里的事,但是也要多多往探春处走动,以免她胡思乱想,告诉探春,等她顺利生下孩子,把身子养好,还是由她当家。”
周氏安静的答应。
她还以为会把家事重新交给秦夫人,没想到将军会指定给薛夫人。
“周吉。”
“你亲自去一趟京城,参与赵太太的身后事,要办的风风光光,不要惹人闲话。”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唐清安语气渐重。
周吉明白了将军的意思,使劲的点头。
唐清安对周吉办这种事很放心,李敦也很忠心,但是两人的性格不一样,这件事更适合周吉。
“探春有任何要求,周嫂子尽管去办,外头的事情,就让李敦去办,总之,让探春满意。”
唐清安交代了诸人,才离开府里去了公衙。
三人是平辽侯府里外的领头人物,将军单独召他们来交代,可见将军的重视,三人都不敢怠慢。
唐清安骑着马,在侍卫们的拱卫下,一街之隔就到了节度府。
他如今的地位,家事就是国事,不能随着心意而来。
和谢有成,林如海等人碰头,商议金江镇的大事。
第一件。
国内的确有整治金陵海贸的动向,御史的弹劾就是引子。
第二件。
漠南草原,随着刘承敏的捷报,还有各部之间的矛盾,关于如何安置漠南牧民,已经发生了几起冲突。
林丹汗跑的快,一战未打,除了留给金江镇完整的漠南草原,还有不少的牧民。
东部蒙古各部台吉大胜,抢夺了许多的牛羊牲畜。
而漠南草原留下的牧民,以及溃散逃回来的部落,失去了牧场和牛羊,陷入了粮食危机。
加上草原的自然灾害,数十万无粮的牧民,成为了金江镇头疼的问题。
第一件事,需要国内勋贵出手,金江镇鞭长莫及,甚至不能露头,以免刺激朝廷,所以全权托付给王子腾。
第二件事。
唐清安沉吟。
金江镇没有多余的粮食,仓库里的粮食早已做了规划,不可轻动。
每一份粮食都有各自的去处。
但是牧民也不能不救。
想到这里,唐清安不禁头痛。
有时候后金的确有他的优势,那就是蛮到底。
辽东缺粮,杀民。
征服漠南缺粮,杀牧民。
他们也很聪明,把文字狱搞下来,留给后世的史料,征服漠南蒙古时,林丹汗手里的牧民只有几万人。
可惜。
后金屠戮数百万东北各族人口之时,有隔壁的朝鲜保留了史料。
后金屠戮近百万漠南牧民之时,有隔壁的漠北蒙古保留了史料,后世的蒙古国的史料就记载的清清楚楚。
近百万牧民,最后只剩下零星牧民。
所以清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