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帝国的黄昏

    第五百一十章 帝国的黄昏 (第1/3页)

    最大的一支流民军被打败,虽然没有抓到贼首,但也是大功一件,可偏偏五省军务总督周豫昌开心不起来。

    从表面上看,周军的战斗力仍然强悍,只要补足钱粮,流民军则必败。

    但是苦就苦在没有钱粮。

    十几万大军汇聚在四川,严防死后,看似把流民军压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但实际上周豫昌已经支撑不下去。

    七万五千名步兵,每名士兵每天只发给饷银五分,一年共需银一百三十三万二千两;

    马兵三万六千名,每名每天只支饷银、草料银一钱,一年共需银一百二十九万六千两。

    两项合计共需银二百六十二万八千两。这个饷额只够供客军十一万名兵员之用。

    还有三四万名本地官兵的饷银,一年需要筹饷三四百万两银子。

    这是军事方面的。

    还有百姓。

    随着天灾人祸,哪怕是川蜀,也有数百万灾民等着赈灾,更不提其余数省。

    不赈灾,流民不能活。

    那么新的贼寇就会死灰复燃,多年来剿匪的努力最终白费了力气。

    除非杀光流民。

    杀光数省近千万的灾民。

    周豫昌自问办不到。

    于是他请饷请犒的奏疏,接连不断的送去朝廷,希望朝廷能拿出主意。

    京城。

    恭顺帝一直想要改年号。

    恭顺二字,令皇帝心里不爽,太上皇取的年号,一直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亲政后,大权在握。

    可惜事情一件接一件,国力日疲,他延迟了又延迟,始终没有机会提起此事。

    乱民每次消弭片刻,还不等他喘口气,又起新的乱民。

    广东大费周章打败了红夷,立即解还了各军,返回了卫所,但是四川还有二十万军,辽西军,三大营,京畿卫所军。

    军册上高达五十万规模的营兵,沉甸甸的压在心口,让人无法顺畅。

    “去年朕下诏,请求各勋贵大臣之家捐助,结果各个都向朕哭穷,全无急公体国之心。就是省直乡绅也不捐助。及至贼来,都为贼所有了。怎么这等愚?”

    冯和听到皇帝的询问,低着头一言不发。

    看到这般姿态,皇帝越发的愤怒。

    冯和有没有才?

    皇帝认为是有才的,能把朝廷维持到如今,明面上一团和气,就是有本事的人。

    但是冯和的态度,让皇帝感到烦闷。

    有些事,他办;有些事,他装傻。

    冯和听到皇上的动静,知道这一次自己推诿不过去,单独召见他,就是让他出主意的。

    可是他又能出什么主意呢。

    根子就是田地上。

    宗室、勋戚、乡绅地主、太监占的田地太多了,谁也不愿意让出来,天下人都是这么做的,凭什么自己吃亏。

    他们有权有势,朝廷从他们手里收不上钱银子,反而每次的加派,竟然成为他们吞并田亩的机会。

    朝廷越是加派,他们吞并的越多。

    从太上皇时期开始的加派,至今三十余年,天下田亩七成归入他们手中。

    加派成为了毒药。

    加派的次数越多,就越是无可救治。

    冯和是聪明人,看得见根子,知道自己没有这个本事,但是谁让他被推上前台呢。

    内阁首辅的位置,在他看来就是火坑。

    “要彻底剿灭贼寇,需要大军,用大兵需要钱粮,不是出于公中,就是出于民间。”

    “国库空虚,臣建议皇上发内帑。”冯和该说的话都说了,接下来看皇帝怎么选择。

    恭顺帝不说话了。

    “内帑哪里还有钱。”

    冯和暗叹一声,终于说出了他本不愿提出的想法。

    “凡缴纳地亩粮税在五两以上者,可以加征钱粮。”

    官员们是很聪明的。

    冯和能成为内阁首辅,必定眼界非同一般。

    时至今日,能纳粮五两以上者,必定是地方大户人家,虽然最后也会转嫁给佃户,但是比起一体纳粮,此法方为上策。

    小民正是因为活不起,才沦为流民,流民不绝,大盗不止。

    所以他提议向大户收粮。

    皇帝得到了他想要的说法,这才满意的放过冯和,命他回去写奏疏呈上来。

    冯和颤颤巍巍的离开文华殿,心里只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