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重塑根

    第四百三十六章 重塑根 (第1/3页)

    “呜~”

    从北冰洋途径乌拉尔山脉,经过平原,高原,山地,吹过了贝加尔湖,吹冻了忽兰忽失温。

    让整个天地间,失去了活力。

    没有生物能在野外抗住极寒冷的气温。

    能被冻成冰干的严寒中,动物们陷入冬眠,或者缩在洞穴里,整个冬天都不出去。

    羊圈的棚子上,一夜过后,积成了山般的冰柱。

    羊群们挤在一起,羊毛上被冻成一团团的冰块,有的羊连眼睛都冻住了。

    台吉们在圆柱形的蒙古包里,燃烧着牧民们早已晒干的牛羊粪便取暖。

    蒙古包外,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皮毡。

    牧民忍着刺痛的北风,哪怕戴着皮手套,里面的手也裂开了不流血的血口。

    从地上打雪烧水,烧化的水不只是供应人们,也供应牲畜们。

    举着棍棒,去羊圈马棚敲碎冰柱,然后拿起叉子,叉开捆住的干草料,给牲畜们喂食。

    把冻死的牛羊清理出来,艰难的屠宰刮皮。

    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不少的牧民,鼻子呼吸出的气息,让胡子上布满了冰渣子。

    一头牛的牛角,被冻裂开了。

    牧民连忙去找部落的兽医,把牛角割掉。

    只敲掉羊圈上的冰柱,就耗费了半日的功夫,在身体被冻僵之前,牧民们回到了另外的帐篷中歇口气。

    一种从大车上卸下来的,直接搭在草地上的蒙古包。

    比起台吉们的那种无棱无角,流线型,包顶为拱形的,更费时的蒙古包,前者不如后者保暖。

    顶毡虽多,也不够所有的牧民使用。

    优先提供给了台吉,蒙古大夫,将领,勇士他们,他们的帐篷顶上,覆盖了一层又一层。

    牧民们只有薄薄的一层,甚至有人没有分到。

    为了熬过漫长的冬天。

    在几个月之前,牧民们就开始准备各项过冬的物资,到了现在的时候,已经无法行动,只有靠着前番的积蓄,来熬过去。

    准备越充足,就能越顺利的熬过去。

    否则部落会冻死许多的牛羊,也会冻死很多的牧民。

    但是。

    不久就是草原上的希恩吉尔节,汉人的春节。

    草原部落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因此把春节或希恩吉尔节,也称作白节。

    哪怕生活条件与环境恶劣,草原部落也会举办的十分浓厚。

    草原部落要过节日。

    冯胜之,顾应时,李成贤等官员,联名上报将军,今年的辽东,要举办社火。

    往年民生艰难,一切以求活为重。

    所以社火多年没有大办。

    这是不对的。

    关乎民族的种火,是代代相传下去的,不光是辽东,整个汉民族都会过社火。

    唐清安穿越这么多年的,当然知道社火的重要性。

    把几名台吉的事情放下,大手一批。

    各地官府组织百姓们,支持各地大肆举办社火。

    有了将军的批复,整个辽东大地,在寒冷的年关下,犹如烈阳一般的热闹起来。

    家家户户老少出动。

    辽东人就爱这个。

    不光是是辽人。

    从周朝举办摊这种古老的驱疫仪式开始,代代延续,数千年下来,成为了民族的符号,一直延续到唐宋。

    在元朝戛然而止。

    流传了两千年的摊仪,彻底消失了。

    明朝光复汉族后,宫廷摊虽然消失,但是地方上的民间祭礼却未消散。

    继承了传统的摊仪、发展为迎春仪式、元宵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