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探春成长

    第二百九十九章 探春成长 (第1/3页)

    唐清安和忠顺王做了约定。

    金江镇接下来的重心,全力以赴的攻打蛮族,为朝廷光复辽东,还以清平。

    朝廷在金江镇重立的辽东都司,最初只负责督促金江镇文武在蛮族的战事上,不得插手金江镇的事务。

    并且朝廷的物资,有辽东都司监控,必须全部花在针对蛮族战事上等等条件。

    又为了不给金江镇反悔的余地,双方都承诺了每一步的计划。

    每个计划需要的物资,由国内逐步运送到金州,而且朝廷也不可能,也做不到一下子就全部供应到金州。

    总之。

    忠顺王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金州,对平辽侯的印象大为好转。

    坐船而来,坐船而回。

    太上皇昏庸,导致国事颓败如此地步,愧对祖宗。

    在船只甲板上,忠顺王望着已经看不见的码头,心中思绪久久不能平。

    想到太上皇,忠顺王就满心恨意。

    此人早就该死了,可偏偏不死。

    大周到了这等地步,都是此人的原因。

    也幸亏平辽侯心里到底还有朝廷,不愿意掀起大乱。

    如今皇帝当政,自己还能为侄儿照看多年,拔乱反正,清扫积弊,不要十年。

    不管是辽东,还是国内,忠顺王都十分的自负。

    到时候看在唐清安如此忠心耿耿的情面上,把他召回京中圈起来,留他一条性命。

    门楣还是留给他,让他的儿子承袭,也算是对他一个善终,朝廷不愧于他。

    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如何支持国内商人走私蛮族,为蛮族带去了不少的物资,缓解了一些蛮族的迫切。

    其实也很好理解。

    这等政治人物,当然以自己为中心看待天下。

    君就是天。

    京城的皇帝,就是这么认为的。

    他忍了多少年了,这些年中,多少勋贵大臣偏向太上皇,以致于他受了这么多委屈。

    而且国家败坏如此,都是因为这些蛀虫。

    他要还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忠顺王不在的日子,他大肆驱赶京城的朝官,提拔自己的人,终于理清了朝堂。

    然后看向了更远的地方。

    全国各地都人心慌慌,勋贵,文臣都胆战心惊,例如金陵的甄家,慌得不得了。

    他们当初旗帜鲜明的支持太上皇,实乃有苦说不出。

    太上皇的阳谋,勋贵们又如何能拒绝呢。

    可是如今也百口莫解,得知皇帝在京城的行为,不少人开始为自己准备后路。

    贾赦接待了甄家的来人。

    宁国府当年的大老爷贾敬就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虽然那时候皇帝还没有成为太子。

    可是贾敬投靠的义忠亲王,对皇帝成为太子时,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皇帝报复心强,所有人都看清楚了,因此甄家没有找宁国府,而是找上了荣国府。

    荣国府贾政在地方做官,府中贾赦出面外事。

    甄家告知贾赦,要把一些家资转移到贾府,以免最坏的结局发生后,还能为甄家一族,留下些生计。

    虽然贾赦贪婪,可是也当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甄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