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应对

    第二百一十章 应对 (第1/3页)

    京城里。

    除了六部之外,还有各专务衙门,例如五寺等等。

    不光是户部,各家各部,每年都因为辽饷,把家底都掏空了送过去,各个京官都苦不堪言。

    连地方上,也都支持金州总兵之策。

    以前史鼐要修堡,众人虽然不满,也无可奈何,因为拿不出解决办法。

    各地都受辽饷之苦。

    现在提出五年平辽的又不是普通人,而是屡次大败蛮族的金州总兵。

    于情于理都可以相信此策,远比辽东经略苦哈哈的修堡垒要强百倍。

    换个人提出五年平辽,可能会引起猜疑。

    而金州总兵有这份资历,他提出五年平辽,一时间相应者众。

    谨慎起见。

    朝廷发文去问辽东经略和辽东节度使李达祖。

    二人早已知道唐清安之事。

    他们虽然没有信心,但是对唐清安有信心,按照他的说法,四十万大军。

    西路有锦州军,北镇军,朝廷援军二十万,东路军有金州军,镇江军,朝鲜军二十万。

    看上去万无一失,本来还有畏惧于蛮族之危,可是偏有金州总兵出面。

    有他在就给了众人信心。

    因此史鼐和李达祖都认可了此军略。

    天可怜见啊。

    不光是皇上,连太上皇都忍不住露出笑容。

    辽东之事,终于看到曙光了。

    哪怕太上皇再如何视权利为第一位,也希望国内太平,到底是他的天下。

    五年平辽。

    金州总兵下了此军令状,那就没有忧虑了。

    五年内平辽了,给他个金州节度使都可以,自然有新的辽东都司去制衡。

    手段和当年对付辽东节度使一般无二。

    虽然失去了军权,但是获得了家族的门楣富贵。

    五年内不能平辽。

    那么朝廷也可以顺理成章的出手,接手金州各地。

    互市之事。

    只是一个小的制衡,并不是多么重要的手段。

    以金州贫困的财力。

    了不起一年换个十余万石粮食,又有什么用呢。

    而且金陵江南在国内,是可以管起来的。

    因此太上皇默认了。

    阁老们也很懂事,没有提起太上皇前番的言论,不论金州总兵的奏疏是啥先拒了。

    只这五年平辽四个字,谁也不忍心拒啊。

    加上朝官,地方官,勋贵民心所向,内阁就顺应了民心,同意了金陵,江南的商贾去旅顺互市。

    海禁在金陵和江南开了一道口子。

    金陵应天府知府贾雨村,推诿不过甄家和贾府,虽然知道会得罪其余地方同僚,仍然无奈上言。

    “此地开了海禁专往金州,各处蠢蠢欲动,朝廷当下旨严令督促,祖制绝对不可违背。”

    祖制当然不能违背。

    因此朝廷立马下了公文,严令各地严防海疆,特别是粤海将军最为遵守。

    此事落地。

    一个月后,金陵,江南的商船,从几艘,十余艘,几十艘的规模,出海到金州旅顺。

    以粮食平卖,赚取水脚钱,然后以商品在金州贩卖,一部卖给军民,一部卖给金州官府。

    没有沿途关卡税收,也不需要打点费用,而金州又不收税,因此一条新的商道逐渐成型。

    每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