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考察地方(一)

    第1057章 考察地方(一) (第2/3页)

时间,就恢复了信心。

    帝国之前官府记载,领救济粮的失业工人,累计人数就有一百多万人。

    经过这几个月,朝廷不断出台政策,精减税收,禁止官员随意干涉市场。

    特别重视以工代赈,开展了数个大型工程。

    失业的工人总数已经不足三万。

    这些工人,有些是产业已经被淘汰,有些是因为经济危机的打击,心态已经失衡。

    但只有三万工人,分布在各个地方,朝廷肯定能养得起。

    但各地官府依旧在努力,帮扶这些工人重新恢复信心,或是寻找对口的公司。」

    首相林文静自信的侃侃而谈。

    如果没有藩属国的对比,帝国取得的成绩,好像不需要夸耀。

    但有了藩属国的对比,帝国能快速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这就是一件大书特书的功劳。

    首相林文静当然要汇报成绩,给他们做事的这些人争功劳。

    皇帝苏河听首相林文静讲述的同时,他翻看着手中的资料。

    工人大量恢复就业,这个他最头疼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是他最满意的一点。

    帝国可以少收一些税款,但必须要让失业率降下来。

    太子苏蜀直到这个时候,绝不是谦逊的时候。

    他站出来说道「父皇,失业的工人快速就业,这得益于而陈的完善调查。

    不了解真实的情况,拍着脑袋做出政策,这就是官府一些政策,突然之间遇到问题,推行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儿臣调查,工人们参与的主要公司,通常都在五十人以下的小型公司。

    这些公司的规模不大,但他们却是解决就业的主力。

    这些小型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极差,经济危机到来之后,他们是第一批破产倒闭。

    儿臣发现解决大量工人失业,必须要扶持这些小型公司。

    儿臣找到这些小型公司的痛点。

    他们既拿不出担保的财产,从银行贷款。

    他们又缺少技术,只能去卷利润不高的产业。

    儿臣针对这些小型公司的痛点。

    让商业银行推出了小额的信用贷。

    简化这些商业银行贷款的程序。

    商业银行的坏账确实出现不少,但与这个政策带来的成果相比,那完全是一点小损失。

    儿臣又让官营公司,开放很多已经迭代的旧技术。

    官营公司已经淘汰的旧技术,对于这些小型公司来说,那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先进技术。

    这些新政策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一家有些技术的小工坊,雇佣二三十人,就能活得很滋润。

    一家公司成功,取得的示范效果极强,再加上报纸与广播电台的宣传。

    让很多商人忍不住尝试,有人失败也有人成功。

    成功的人一多,这个模式就通畅了。」

    皇帝苏河听着太子苏蜀汇报,他的嘴角一直在翘起。

    太子苏蜀在这次应对经济危机的新政中,表现得非常抢眼。

    皇帝苏河从太子苏蜀做事的过程中,他看到太子苏蜀做事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实事求是。

    这个品质极为难得,特别是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来说。

    实事求是,那就要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对于某些人,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们也不想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

    太子苏蜀有这个品质,他的下限就变得极高,至少不会成为一个昏君。

    皇帝苏河夸赞道「蜀儿,这次做的很不错,朕非常满意。」

    他夸完之后,继续听着其他大臣的汇报。

    综合各种情况,帝国现在已经走出经济危机。

    李岩尚书和杜源尚书还建议,朝廷要出台更为激进的政策,推动工业更快的发展。

    太子苏蜀得到父皇的夸奖,他非常的高兴。

    他在御前会议尾声,上前请求道「父皇在儿臣小的时候教导儿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详细的调查,是出台某些政策的基石。

    各地官府还有美化数据的可能。

    儿臣准备去各地看一看这次朝廷新政的成果,请父皇允许。」

    皇帝苏河听到太子苏蜀想要出巡地方。

    这个要求他立刻就答应了。

    太子苏蜀多去地方走走,见识到各地真实的情况,他登基之后就不会被大臣哄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