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反对

    1102反对 (第2/3页)

    魏广德问的,自然就是当初朝廷到底是怎么说的,那会儿他可不在朝中,还在老家丁忧。

    “当初的事儿,主要是有御史上奏,应该薛瑄送入孔庙从祀,之后才有人提到王阳明的问题。

    你或许也能猜到,薛瑄从祀是高肃卿一力支持的,而对于王阳明”

    说到这里,张居正微微停顿片刻才继续说道:“一开始他态度也是不明,后来朝野传开后,大家也是这般议论纷纷,最后一些致仕官员也都纷纷上疏。

    到最后,王阳明只是翻案,并没有一并送入孔庙从祀。”

    “因为徐阁老?”

    魏广德试探着问道。

    张居正不置可否的低下头,显然魏广德猜到事情的真相。

    因为徐阶上疏请求将王阳明一并送入孔庙从祀,显然就触到了高拱的逆鳞,然后王阳明就被牺牲了。

    不过魏广德也猜到,估计是为了补偿,所以把他的爵位从新建伯追赠为新建候。

    好吧,给死人追赠,貌似其实就那么回事。

    虽然后世把王阳明捧上神坛,但实际上在他活着的时候,也是命运坎坷。

    有关王阳明的争论,即便是在他还活着的时候,都闹的沸沸扬扬。

    毕竟他开创的心学影响力太大,短短时间就发展成为可以和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学派,让理学的老学究们十分不满,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他刚刚去世之际,天子近臣桂萼便向嘉靖皇帝上奏,历数王阳明的“罪名”,直接认定王守仁擅离职守之罪。

    其实,当时的王守仁确实没有等到皇帝的旨意就擅自离开了广东,当时他的身份是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平定广西叛乱。

    平乱后,王守仁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推荐勋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

    嘉靖七年十一月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港舟中,依旧没能赶回老家就在旅途上一命呜呼。

    桂萼的弹劾,多少有点不近人情。

    只是当时正是大礼议之争时,心学门徒只能联合理学门人一起向他发难,进行弹劾,终于还是将他去职。

    桂萼弹劾奏疏还有一大罪名,就是背离了朱熹格物致知之论,自己搞自己的一套。

    桂萼将阳明心学视为“邪说”,提议禁绝心学,以正人心。

    皇帝眼里最看不得这种人存在,这一下戳中了嘉靖皇帝的逆鳞,简单廷议后他就马上下旨,王阳明的后人不得继续世袭伯爵之位,同时也没有老臣逝世该有的赠谥。

    虽然没有直接说王阳明有罪,但王阳明平定叛乱后没有封赏,本身已经说明问题了。

    功劳没有,还要受罚。

    实际上,年少轻狂的嘉靖皇帝对王阳明并不了解,他也就是靠着身边人才知道有王阳明这么一号人。

    不过,此时他身边的,不管是大礼议的那一派,貌似都没有为王阳明说句公道话,甚至因为担心皇帝召回,私下里或许还有诋毁之言。

    之前的杨廷和,本身就对心学有敌意,所以阻挠嘉靖皇帝召回王阳明。

    而他的接任者,或许也有类似想法,或者顾虑。

    毕竟,不遭人嫉是庸才。

    继任内阁首辅其中有杨一清,本来应该是和王家关系不错的,应该为他说话才对。

    不过此时大礼议之争,王阳明一直保持中立,并没有选择表态,结果就是把两派都得罪了。

    而最糟糕的应该就是嘉靖皇帝,也因为他的中立态度,而认为他偏向反对派,所以将他记恨在心也是完全可能的。

    这也就是在王阳明平定叛乱后,朝廷不仅没有给他放上,反而一场廷议就给他定罪的原因。

    由此可见,保持中立貌似稳妥,但大多数时候却是把人全得罪了,实在不可取。

    “叔大兄是何意思?”

    魏广德见张居正低头,只好开口问道。

    “呵呵,善贷应该是懂心学的,不知对心学是何态度?”

    张居正抬头,苦笑着问道。

    两个人都不愿意首先表态,都在相互试探。

    其实,在这间值房里,魏广德并没有什么担心的,只是他确实好奇,张居正到底怎么想的。

    “心学的文章,善贷看过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