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 难道真的是一见钟情?
684 难道真的是一见钟情? (第2/3页)
济实力最强的区域,没有之一。
其次,就是经济第二强的日本了。
换言之,音乐这种软实力,是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只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够强,才能溢出更多文化实力,比如音乐实力。
为啥八九十年代,说起流行音乐,首推米国,其次日本呢?
还不就是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最强吗?
至于香江乐坛,不好意思,其实放在全世界来看,根本不上档次。
实际上,此时的香江音乐,有大部分的歌曲,都是抄袭欧美跟日本。
很多国人后来耳熟能详的香江流行歌,其实都是抄袭人家欧美日的。
至于例子,那就数不胜数,就不提了。
这个情况呢,导致国人很多时候都有种自卑心理,觉得要论音乐,还得是欧美日,尤其是日本。
其实说白了,欧美日等国家的音乐之所以好,还是因为人家发达的更早,所以才先行了一步而已。
要是往上了说,当年日本弱时候,还来大唐抄袭大唐音乐呢。
就算是我大清时期,一开始日本的音乐也很低级,还是后来开国更早,早早引入了很多西洋音乐,结合自身文化特色,才逐步培养出了一大批利害的音乐家。
哪怕就算我国,别看这时期不行,但你要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等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变强的时候,一样能出很多脍炙人口的好歌好曲。
比如《人世间》,《孤勇者》,《如愿》,《无名的人》等等等等,无论是旋律,歌词,意义,底蕴,一点不比英文歌跟日文歌差。
说白了,所谓的文化,不过就是衣食足而知荣辱罢了。
看看我国就行了,每当国家进入盛世的时候,各种名篇层出不穷。
唐诗宋词,莫不如此。
可当国家进入乱世,或者实力衰弱的时候,文化软实力也会跟着衰弱。
当然,文艺类的东西,也不是完全看国家实力,有的时候呢,某些特殊人物,也是可以带来巨变的。
曹志强一开始的时候,只是想抄袭点诗歌跟歌曲赚快钱。
但随着他自身经济实力的改变,他的这些想法已经跟着变了。
他觉得吧,在这个时代,或许他可以靠脑子里那些名歌名曲,适当的对国内的社会环境进行一定的引导。
靡靡之音,只会让人堕落。
但如果是激愤之声,却会振聋发聩。
毕竟歌声也好,文字也罢,本质都是要引起他人的共鸣。
只是这个共鸣的导向性有所不同罢了。
总之,华语歌呢,曹志强是打算回国后,用自己的唱片公司去录制,而且他也已经在东京这边订购了最先进的录音设备,目前已经装船起航去国内了。
他在日本这里发歌,暂时不能发日文歌,又不会粤语歌,韩语歌此时市场太小,也不好进,那就只能先发英文歌了。
其实英文歌呢,他早就提前写了上百首,而且全都在WIPO,也就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上注册了。
他不光把英文歌在WIPO上注册了,连同之前他在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注册的那些日文歌,也一起在WIPO上重新注册了一遍。
WIPO可是知识产权界最权威的组织,日本的音乐著作权协会也得听他们的,所以在WIPO注册准没错。
当然,也多亏这是在东京,WIPO在这边有联络处,可以通过联络处注册。
要是在国内,那就没有这一说了。
倒不是国内没加入WIPO,其实国内早就加入这个组织了,但具体的执行力度却不一样。
中国加入WIPO,只是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国,但加入后呢,要不要执行里面的制度,其实是两说的。
毕竟国内此时技术落后,一般是没有专利概念的,毕竟这从某个角度讲,阻碍了国内的技术扩散。
所以说,中国加入这个组织,更多是通过这个平台,购买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或者窥探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但并没打算自己严格执行。
连先进技术都如此,就更不用说什么著作权跟商标权了。
可日本就不同了,这个国家,可以说此时已经把WIPO里所有的项目都加入了,也都严格执行。
因此,在日本这里,可以很轻松的注册歌曲跟文章等著作权,并且在全世界范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