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毕竟,那可是他前世的小学偶像啊!
410 毕竟,那可是他前世的小学偶像啊! (第1/3页)
虽然对于拍戏的事情,曹志强有些急切,总想着这个月内早点拍完收工,好在下个月的时候去日本捞钱,但他也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更不能急。
尤其是曹志强还要亲自当导演跟演员,这就更不能急了。
其实,由于曹志强要拍的这个剧本,本就是脱胎于《言叶之庭》,而且本身也是他自己改写的,因此对于剧情跟人物之类的,可以说没人比他更了解。
从电影拍摄方面,这确实是个优势,因为曹志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拍什么。
但这只能是在大方向上,或者说战略方面没问题,具体的拍摄过程,或者说战术方面,他就差的太远了。
首先作为导演,并不是只需要知道自己想拍啥就行了,也不是自己心里有画面就可以,而是必须剧本基本的拍摄素养,比如先要了解拍摄器材的限制。
与数码摄影机不同,现在的电影拍摄,基本都是胶片摄影机,拍摄过程中需要用到胶片。
以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35毫米彩色胶片为例,这种胶片目前一般有两种长度规格。
一种是一盘400英尺长度,另外一种是1000英尺长度。
换算成米的话,也就是分为122米和305米两种。
由于电影胶片都是一盘一盘的,所以122米的胶片跟305米的胶片,一般叫小盘跟大盘。
其中,小盘一次能拍摄四分钟多点的内容,而大盘一次能拍摄十分钟多点的内容。
一般的胶片电影摄影机,一次只能装一盘胶片。
也就是说,哪怕用305米的大盘胶片的大型摄影机,一次性也只能拍摄十分钟多一点,通常不会超过十一分钟的内容。
一旦拍摄十分钟,就要暂停拍摄换胶片。
这也是为何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场记,用场记板记录拍摄的第几场戏的原因。
换言之,虽然在电影院里,大家看到的电影都是连贯的,一次一般是九十分钟左右。
可实际拍摄过程中,一段戏的持续实际通常不超过十分钟,短的更是只有四分钟甚至两分钟。
所以,身为一个执掌拍摄的导演,必须清楚摄影机跟胶片的限制,并且控制好拍摄节奏。
一旦节奏控制不好,电影是拍摄不好的。
当然,现在也有能一次性装两盘电影胶片,中途边拍边换胶片的摄影机,这种摄影机可以玩一镜到底的连续拍摄,恰好系统给曹志强的潘那维申摄影机里就有。
与此同时,如果有两部摄影机,也可以两部摄影机放在一起,用轮流拍摄的方式进行连续拍摄,只是这种拍摄方式更讲究技巧跟时机,而且最少要两部摄影机。
但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一般不会一镜到底的拍摄,因为演员的表演受不了。
这就涉及到其次,也就是演员的问题了。
演员拍戏跟日常生活不一样,需要全身心投入,目的是把你的表情跟感情传递出去,让观众感受到你要表达的意思,对角色产生共鸣。
所以,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其实非常耗神,因为要尽量的代入其中。
不管是体验派、表现派、还是方法派,其实最终目的,都是能尽量的代入角色,把你要演的角色更好的演绎出来,让观众认可。
说白了,不同的演技流派,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好的角色代入。
如果一次性代入角色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受影响,事后脱离就很难了。
有很多人拍完戏后走不出来,被角色所累,甚至抑郁自杀的,就是因为入戏太深,走不出来的缘故。
所以,在拍戏过程中,尤其是拍摄爱情剧之类需要动感情的剧,一般都不会一次性拍摄太长时间,就是怕演员一次性入戏太深,最后走不出来。
总之,拍电影并不像曹志强想的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很多复杂的东西,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演。
当然,如果心中有预案,对故事情节以及要扮演的角色都门清,那自然可以事半功倍,而曹志强恰好就是这种人。
所以,曹志强带着徐庆冬跟朱霖住进酒店后,并没有贪图享受,而是立刻就三人凑在一起,虚心学习拍戏跟演戏。
跟徐庆冬学习导演技能的时候,就要讲究一个镜头语言,指的主要是熟悉摄影器材,控制好拍摄节奏,把自己想拍的内容,在现有条件下拍摄出了。
而跟朱霖学演技,就是学习如何快速代入情绪,如果脱离情绪。
比如拍哭戏的时候,如果一时哭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