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366 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第3/3页)

成事业单位。

    这样一来,生产部门的职工,到时候就自动变成首钢的职工,而转变成事业单位的职工,则变成事业编。

    …

    也就是说,整改之后,大部分的干部职工,都有新去处,不会被辞退下岗,他们只是转变身份,然后服从组织分配,去新的岗位,做新的工作而已。

    当然了,考虑到这时期工厂职工的实际收入更高,那些变成事业编的人呢,基本工资或许不变,但票证福利可能会因此下降一些。

    别的不提,就说工厂自己发行的工种粮票吧,这种只有工厂工人才有的补差型粮票,真的只有工厂职工才有,机关事业单位是没有这种补差性质的工种粮票的。

    此外,像工业卷,自行车票这些票证,工厂职工此时能获得的数量也是超过机关事业单位的,原因就是国企工厂这时期有一个内部互通渠道,彼此之间可以小范围的交易一些东西,这是当地政府部门所不具备的。

    你比如一个国企工厂,跟一个村里的人民公社搞互帮互助大联合,就可以工厂提供工业产品,人民公社提供农产品,这种公对公的小范围的内部互帮互助,在这时期也是允许的。

    但你一个当地市政府,就肯定不能跟一个农村公社搞串联,政府都是要统一吃财政的。

    所以总体上,这时期的普通人,能进国企当工人,没几个乐意去机关事业单位的。

    但如果工厂的三产职工发布出工资,或者工资减半的话,这就不如去事业单位工作了。

    所以啊,这个时期的工厂改革,基本都是这种大鱼吞小鱼的收编模式,也基本不会辞退大量职工。

    职工的下岗潮,那真得九十年代之后才会出现。

    然而,正因为基层职工关系不大,所以李厂长这种人才着急。

    因为一旦工厂整编了,李厂长跟董书记这些高层人士,才是真正的利益受损方。

    所以,他必须想个办法,让广大基层的干部职工,也跟他李厂长以及曹志强捆绑起来。

    只有把基层的干部职工捆绑在自己身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毕竟这时期的相关领导,最看重的其实是广大基层干部职工,而不是李厂长这极少数高层。

    这么想的话,李厂长的隐瞒之策就很简单了。

    他就是想暂时隐瞒下市政府只出一半补贴款,然后让曹志强的出版社出钱,补上这个缺口。

    一旦曹志强补上这个缺口,那所有工厂的干部职工,就都等于拿了曹志强的钱,当然也等于拿了李厂长的钱,毕竟李厂长才是实际说了算的最高领导嘛。

    等大家拿几个月的钱,拿习惯了,到时候李厂长再把事情一说,大家天然就会心气弱一层。

    拿人手短嘛,要是知道是李厂长跟曹志强用自己的钱补贴大家,那大家还怎么舍得闹?

    并且曹志强现在还在搞三产改革,给三产职工找新的出路。

    一旦三产转型的改革成功了,让工厂的广大三产职工觉得,继续留在机械厂的话,收入更高,待遇更好,那他们就会更喜欢留在红光机械厂,保住红光机械厂,不想被整编吞并。

    一旦广大基层职工都希望保留机械厂,那上面的领导也不会勉强。

    这可是八千多人的声音啊,哪个领导敢忽视?

    只要红光机械厂保留下来,那他这个厂长呢,就可以安心退休了。

    因此,这时期呢,一定要隐瞒住下面的人,不让下面的人知道政府补贴减半的事情。

    就算有些消息灵通人士知道了,也要第一时间把这些人封口,并且对外宣传是谣言。

    只要大家的工资还是满额发放,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等大家拿了曹志强的钱几个月,到时候再公布真相,说是为了大家好,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

    不得不说,李厂长不愧是玩弄人心的高手,这点掌控人心的东西,真被他玩明白了。

    其实这样也好。

    有李厂长这个老狐狸替曹志强遮风挡雨,曹志强只需要安心搞钱搞事业就行了。

    他俩这也算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