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这一不小心,就又发现一个大商机

    251 这一不小心,就又发现一个大商机 (第2/3页)

都已经归我管了。

    这两个科,共五百多号人的吃喝拉撒,全都归我管,你说我的人多不多?”

    是的,曹志强现在没说大话,他说的是实情。

    只不过,这个情况,跟曹佳佳想的不太一样。

    红光机械厂的保卫科跟运输科其实无所谓,因为这两个科的人,只是工资奖金之类的归曹志强负责,但具体一些福利待遇,比如医疗福利等等,还是按照红光机械厂的标准来。

    你像保卫科跟运输科的人生病,还是优先去红光机械厂的厂办医院就医。

    而曹志强所说的京城员工数量超千人,这也不是大话,但这主要是指销售部的销售人员。

    李有福如今已经带着大批人马去了津门卖书了。

    不出所料,挂诗集的名头卖武侠的那套《江湖行》,在津门当地也是爆火的不行。

    当在电话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曹志强就立刻跳出了一个新主意。

    那就是借机开辟自己的发行渠道,或者叫营销网点!

    因为他发现,国内此时卖书的地方,主要是两个。

    一个是正规的新华书店体系,另外一个就是个体户形式的小摊贩。

    至于他前世在年代剧里看的那种书报亭,现在不能说没有,但基本是凤毛麟角,而且就算有,同样是个体户的模式。

    且这些所谓书报亭,其实严格的叫法是电话亭,主要负责接打电话,也带有卖杂货的小卖部功能,卖书报只是兼职,其实跟后世的便利店十分相似

    然而,这样一个兼职小卖部、电话亭以及书报亭等多重功能的“便利店”,门槛相当高。

    别的不说,光安装一部电话,就要两千多块钱,再加上置办各种日用品,还有批发各种书刊报纸,这都是要先付钱的,没有先卖后给钱这一说。

    综合算下来,要开一个多功能“电话亭”,先不说房子的投入,只说各种压货以及其他费用,就得要小五千块钱。

    五千块啊,别看在曹志强这里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如今的京城人来讲,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做生意的,真心不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小卖部的业主,充其量就是个个体户,不但无法做大做强,而且各种保障都没有。

    比如说国企跟机关事业单位的那些医疗福利跟养老福利,这些人就通通没有。

    还有买火车票,住旅店,这些人都会很麻烦,因为他们没有正式单位,开不出正规介绍信,只能从票贩子那里,买其他单位的介绍信。

    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时期,没有正式单位的人,哪怕你很有钱,也同样是不受待见。

    这种不受待见,是整体性的,社会性的,除非发生大变革,否则很难立刻改变。

    然而,那些“电话亭”老板的收入,却很可观。

    根据张前进的说法,京城的那些有“书报亭”的老板,一个月怎么也得赚个三四百块,要是地方好点的,再遇到好时候,一个月赚一千都有可能。

    在普通工人月薪不过四十左右的时代,一个月赚三四百,这绝对堪称高薪了。

    当然了,他们实际能拿到手的没那么多,因为他们还得定期拿出一部分钱,交给某些“管事儿的”。

    这个管事儿的定义就比较广泛了,有官方的,也有非官方的,具体怎么回事儿,懂的都懂。

    也就是说,书报亭的准入门槛很高,一般人现在还做不到,主要是资金积累还不够,时机也没到。

    书报亭如雨后春笋出现,好像就是八十年代初,大概在八四年年底开始的。

    其应对的时代大背景,就是一九八四年十月的那个文件,也就是提出“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那个方针的年月。

    那个年月,也是全民经商热潮一年,正是在那一年,书报亭突然就出现在全国大江南北,一下就成了一种风潮跟时代特色。

    一直到两千年之后,书报亭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改成了各种便利店。

    但不管怎么样,这说明书报亭,不,便利店这个玩意儿,是有极大需求的,而且目前来讲,这还是一片蓝海,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

    因为通过李有福跟张前进,曹志强已经知道,别看如今的新华书店还是一家独大,但就销售规模来讲,已经不如那些个体户性质的民营书贩了。

    只是这些民营书贩呢,大都是摆摊的形式,很少有固定场所,也基本没有什么售后服务,图的就是一个便宜跟方便。

    便宜这一点,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