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二十年代的老普洱(求一下推荐票哈)

    438.二十年代的老普洱(求一下推荐票哈) (第2/3页)

教师呢,你觉得我会干那种事?

    何况秋渭水这丫头不会给他机会的。

    最近他开始腰酸了。

    该借的地图册借到了,该打探的消息也打探到了,王忆离开治安局心满意足的回生产队。

    路上他找了个荒废的小屋,进时空屋去22年的仓库把邱大年刚给他买回来的蒸笼给带出来,推着一小车的蒸笼回生产队。

    他是乘坐了豆子家的机动船回去的。

    渔船航行挺快,乘风破浪没多久看到了天涯岛。

    远看天涯岛红彤彤的。

    岛上有枫树,小雪已过,枫叶变得愈发火红美丽。

    海风徐徐的吹,隔近了看能看到有枫叶脱离枝头,化作一只只蝴蝶翩翩飞落。

    落地的枫叶被吹的盘旋,给寂寥的冬山增添了好些风采。

    山上的红色还有柿子树上那越发通红的柿子,在这草木萧瑟、万花同悲的时节,有一树树挂满枝头的大红柿子真挺好的。

    它们是食物。

    所以同样是红色,红柿子要比枫叶更能温暖了人的视线,冬季萧瑟的山上也因为这些柿子而生出了一缕暖意。

    机动船靠上码头,王忆跟金家三父子摆手告别,迈着轻松脚步往回走。

    蒸笼自然有社员帮他搬运。

    天气阴沉,从昨晚到今天一直有风把云彩吹来,看来会有一场雨水。

    外岛气温很少会到零度以下,一年能下一场两场雪便了不得了,前两年一直没有下雪。

    冬天的大海少了夏日的喧闹,此时的海风挺大的,但海浪却不是夏季那样轻快频繁的‘轰隆轰隆’,是‘哗——轰隆隆……’

    王忆听着海浪拍岸声,任凭海风撩动着他的身躯,很快便走上山顶进入办公室。

    还是挺冷的。

    办公室里该生火炉了。

    生产队有汽油铁皮桶改装成的炉子,王忆对王向红说了要求,王向红便批了个条子,等傍晚壮劳力回来去抬炉子。

    他问王忆:“给你房间里一起撑个炉子?”

    王忆摆摆手:“不用不用,我那边有火炕了,火炕真是好东西,队长,以后盖新房让社员们都盖个火炕吧,冬天特别暖和,而且主要是它很干燥,睡起来舒服。”

    王向红含糊的说道:“到时候再说吧。”

    他不太舍得给家家户户盖火炕。

    火炕用砖头不少,盖一座火炕相当于一面墙呢,一家一户没什么,可家家户户合计起来用的砖头就多了。

    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呀。

    他要安排社员把队集体的炉子搬出来,王忆看了看条子说不用了,说他已经托人买了火炉,到时候一家一户分一台,都是新型的铁炉子,非常结实、热转化率很高,适合老百姓使用。

    省煤,暖和,用处多!

    王向红对炉子挺好奇的,拉着王忆仔细问了问,问完之后他先期待起这新式炉灶了。

    今天天气不好,但学生们还是在外面上体育课,有的在打排球、有的在打乒乓球。

    乒乓球桌投入使用了,孙征南和黄有功正在打球。

    你来我往,菜鸡互啄。

    这年头的人对乒乓球是极其热衷的,王向红每天下班就会去乒乓球桌上找人搓两局。

    不过他今天没有这心情了。

    中午跟王忆商讨之后,两人确定要发动社员们开展冬季开荒的行动,他正在专心致志的制作垦荒计划。

    这事王忆帮不上忙。

    他在校园里溜达着,看看学生们冬日的简单活动,看看学校猪圈里剩下的猪,看看校园农田里绿油油的大白菜和窜起的蒜苗,最后回了听涛居。

    既然82年这边暂时无事,那他就去22年一趟好了。

    他之前在仓库拿蒸笼的时候看到了一台长江750偏三轮摩托,也就是传说中的侉子。

    这车为什么叫侉子?其实侉子指的是这摩托车旁边带出来的车斗、车厢,这种单轮、没有动力的设备叫侉子,逐渐的侉子就成了偏三轮的昵称。

    邱大年给王忆买回来的这台长江750应该不是早些年的原始版了,要知道这车子诞生于1957年,可谓是中国汽车历史的见证者。

    当时国内压根没有独立研发生产的能力,而长江750的得来真是靠中华民族手艺人的本事——逆向研究。

    这事说来还是个典故。

    新中国成立初期,军民两用摩托车是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轻工业产品,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项目。

    1956年,当时军总后勤部向第二机械工业部提出仿制从苏联购买的乌拉尔m72摩托,1957年2月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把任务下达给了洪都机械厂、湘江机器厂等七家所属单位,要求当年试制成功。

    但当时国内没有生产汽车的技术和能力,然后机械厂的一些老师傅将一辆车子给拆掉了,逆向研究学习,拆除一个部件来模仿着造一个部件,就靠着简易机床再加几个老师傅,敲敲打打最终还真把偏三轮给弄出来了!

    从那之后国内开始了凶猛的逆向研究学习之路。

    当时国内有大量军民用机械从苏联进口,然后师傅们就一路拆一路仿造,先是偏三轮,再是汽车坦克,最后连飞机也给逆向研究出来了,以至于最后把苏联研究怕了,再不肯卖中国尖端武器。

    但是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总得需要卖武器赚钱,那怎么办?

    它们把目光放到了某东方大国身上。

    三哥拍胸:没错,正是在下。

    从此之后,三哥成了苏俄的大冤种买家,其中它们干出的最有名的军火购买生意就是一美元买航母。

    俄方真一美元卖给了印度一艘航母,不过维修费和改装费断断续续在后来的17年里要了36亿美元、200多亿的人民币!

    王忆蹲下查看这辆长江750。

    符合他的要求。

    外观有些破旧,看起来相当复古,但细看发动机等配件这应该是一辆改装车。

    还好82年海福县那破地方没有工业也没有机械工厂,所以没什么能力高超、眼光高超的机器维修工,应该看不出这偏三轮的问题。

    车子里有油,王忆便打火拧油门试了试。

    发动机没问题,声音清脆有力,送去82年肯定能干活。

    其实这车子送去沪都给麻六卖货更合适。

    但王忆不敢把22年的机械往沪都那种地方送,那里是真有专家、高手的,他们一听发动机的声音、一看机器布局就能发现细节问题。

    王忆不想找事,反正沪都有一台摩托车了,就让他们骑着摩托车卖货好了。

    他试过侉子性能后满意的送去了丙-110仓库,又回到82年趴在桌子上继续写他的《龙傲天环球大冒险》第二卷。

    这一卷开始有点卡文了……

    王忆很想去22年找个枪手写,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念头。

    王老师是有原则的人,他终究想在82年留下点靠自己本事做出来的成就。

    不能一切都靠22年!

    虽然他的眼光和知识是在22年时空学到的,可这属于他的本事,他用起来理所应当。

    他正努力的写着文,绞尽脑汁的构思着大纲。

    有人在校舍里喊他:“王老师、王老师呢?王老师在哪里?”

    王忆出门招手说道:“王老师在这里呢,干啥啊?”

    找他的是社员,说道:“那个王老师啊,供销社徐经理手下那个兵过来找你了,我先行一步来通知你一声。”

    王忆一愣。

    徐经理手下的那个兵?说的是谁?

    姚当兵吧?

    他将笔记本合起来,将笔随手插在胸口的口袋上,疑惑的走向大队委办公室。

    等他过去客人也上山来了。

    还真是姚当兵。

    姚当兵左手一个袋子右手一个皮包,走的气喘吁吁:“王、王老师,你们这地方太险要了,呼呼,爬上来一趟挺费劲。”

    王忆撇嘴说:“是你太废了吧?你现在身体素质很差劲,第一次来岛上的时候跟我过来拿衣服,我也没看见你这么费劲。”

    姚当兵愣了愣,说道:“好像还真是。”

    然后他又无奈的摇摇头:“唉,自从在侨联上班了,天天坐办公室,要不然就天天喝酒,这身体连吃带喝的垮掉了!”

    王忆问道:“你上次招待乔安全的时候,不是说过要在招待了他以后就回供销公司吗?怎么还在侨联?”

    他没指望姚当兵正经的回答自己。

    因为他已经发现了,这个人不靠谱,说话就那么回事,不可信赖、不可深交。

    姚当兵也知道自己破了承诺,但他还算坦诚的说出答案:

    “王老师,我、我当时说的是气话,当然也是真的想要回供销公司,因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