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第1/3页)
30
嫩江,华夏大地古老的河流,源源流淌……养育着两岸勤劳朴实的中华儿女,给他们带来富足与幸福。娟娟的江水,荡涤一切污泥浊水,将清澈之源注入松花江,又会同松花江水系,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直下三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口而冲刺大海,终于成为海洋的一份子。从此有了“大海一滴”的由来。
古来有之的江、河。
有位鹤发童颜,云游四海的老者驻足在江边。他望着奔腾的江水,解下行囊、脱去外衣,走向江中。当水漫过腰间,他停下来,用手捧起江水,喝尽甘甜,滋润心田。他解开发髻,纵身江水与鱼儿并驾齐驱。在水中他越发的爽朗,精神倍增。他仰在水上,双手洗着长发。他越来越轻松备至,似乎有跃上水面奔跑的冲动。终于奇迹抑制了他的想法与举动。银发已黑,黑里透着光泽,肌体也越发的光滑细腻。他惊喜的上了岸,从行囊里取出“铜”镜,顿时他惊住了。银丝褪去,褶皱抚平,竟成了一位精神抖擞的壮汉,他仔细看着年青的自己。又抬起头望向了上游,又转向下游。他胸有成竹的转过身,在沙滩上,写出清晰苍劲的“嫩”字。于是他站起来,反复叨念着嫩江……
今天,江城的儿女,风驰电掣的驶向母亲的怀抱一一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依“山”而出,依城市而美丽。嫩江西岸与城市比邻,延绵九公里(挨城区这段)的湿地,生长着“水公子”、塔头、芦苇、蒲棒、菱角、鸡头米等天然植物。而在嫩江畔上,方圆公里处凸起五、六米高的坎崖,有的地块立陡而无涯。或许这就是叫了甚至是更长年岁的“老坎子”。同样在这个坎涯上,崛起美丽的江城市。
车停在公园的门楼旁。“你们看。”伍一对久居在外的战友说。
矗立在百米坡道上端的门楼由四根柱子擎起。门楼顶端似雄鹰展翅又波浪起伏。挑空的“翅膀”下是两座别致的服务窗口。门楼的顶端内是栩栩如生的画廊长卷。仰面看,狩猎的场景,小船撒网,推碾子拉磨,富家公子和“内人”乘船观赏荷花,还有规模宏大的冬捕场。一直往下看,坡道两侧是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举目远眺,整个湿地尽收眼底。伍一摘下墨镜,一边走,一边说:“仿古建筑,黑砖棕瓦。有皇家园林之气派,有江南园林之风情。有长亭、古道、回廊的神韵与恬静。有小桥流水,蒲柳人家。还有古塔、古寺、殿堂、庙宇。”禹维和在外的“游子”,听着伍一的话,人们无不赞叹,“造福于民,让人自豪。”
同样的心声,一致的脚步。“塔头沟,”久居在外的战友马上辨认出时代的印记。“没下乡前,我们几乎都来这儿打塔头。”他兴奋的说道。
是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这些十六、七岁的学生,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大孩子看弟弟妹妹,做完作业,就到江湾打塔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