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王通的奇妙之旅(下)
第八百一十七章 王通的奇妙之旅(下) (第2/3页)
城,售价不会很贵,只要保证国博不会亏本就行了,到时候游客们可以按需购买。”
王通见状又看了眼手中的无印版《永乐大典》,小心翼翼的将两本书放到了张莹的挎包里。
这可是《永乐大典》发放的首批无印版笔记本,纪念意义极高,哪怕是放在书房里也是个不错的小藏品。
待王通收好书册后,朱祁镇便继续带着这对小情侣走向了下一处展柜。
早先提及过。
《永乐大典》这部旷世巨作足足有两万多卷一万多册,这个庞大的数字注定了它的目录索引同样不会是个小数字。
实际上。
《永乐大典》光目录便有整整六十卷,也就是三十多册书。
除了首卷上记录着王通此前看过的序言之外,剩下那些索引的内容都相对有些枯燥。
当然了。
这里的枯燥只是从阅读角度得出的感受,对于解析《永乐大典》的史学家来说,这些目录的价值就显得很高了。
“根据金陵大学翁同教授团队的汇总,目前我们已经基本上确定了《永乐大典》中每一部所对应的内容。”
朱祁镇与王通张莹始终保持着一米左右的距离,很有风度的一边引路一边做着介绍: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多个方面。”
“譬如话本、杂剧主要记载在卷13542至14003,戏文一百零二种,杂剧两万四千多则。”
“诗词方面则主要分布在卷3453到卷4355之间,跨度接近一千卷,发现有诸如王维、韦庄、王贞白、李群玉的作品,其中很多诗词都没被康熙年间编纂的唐代诗歌总集《全唐诗》收录。”
“目前这些诗词已经汇录到了文化部的档案中心,接下来会逐渐对外公开揭秘,其中有部分诗词应该也在今后几年陆续添加到中小学生的教科书里。”
“当然了,除了这些之外,最重要的资料还是.史料以及古代科学——准确来说,是古代的工学与医学。”
听到朱祁镇这番话。
张莹顿时来了兴致:
“朱先生,您详细说一说呗?”
“没问题。”
朱祁镇痛快的点了点头:
“没问题,咱们一步步来吧,先从史料说起。”
说话之间,朱祁镇停在了一处展柜边,指着展柜内说道:
“古代的史料一般可以分成很多个类别,譬如说有关古代政治制度的汇总文献,还有史官所写的史料,以及地方的方志等等。”
“广义概念上的史料在永乐大典中足足占据了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光是方志就超过了两千多种。”
“例如咱们面前的这个展柜里存放的便是《梁益集志》,一共7册14卷,记载了云贵川及部分陕甘地区从东晋时期到明代以前的各类资料。”
“其中有人物传记、地理志以及编年史等要素,如果短期内没有其他考古新发现,这本《梁益集志》应该会成为华夏时间跨度最长的地方志。”
“当然了,这样说起来有点空泛,我找个例子给你们看看吧。”
只见朱祁镇左手手掌在空气中微微一晃,一册《永乐大典》便出现在了他手里:
“在这册《永乐大典》被发现之前,史学家对于古滇国的诞生一直持有争议。”
“有些人认为古滇国的出现与中原有一定关系,而有些人则认为古滇国是当地自发形成的文明部落。”
张莹轻轻点了点头。
她和王通都属于标准的北漂,王通来自江南地区,而张莹的老家则位于滇省文山州。
因此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