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立约!

    第七百一十章 立约! (第3/3页)

   “极早期宇宙的物理信息主要是指宇宙暴胀的具体物理机制,不同的机制形成的原初引力波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测原初引力波的特征来判断极早期宇宙的暴胀是如何发生的。”

    “具体来说,原初引力波有一个参数叫做张标比r,即原初张量扰动与原初标量扰动强度之比。”

    “通常不同的暴胀机制会预言不同的张标比r,只要我们将来探测到原初引力波,获得了张标比r以及另外一个参数谱指数ns的具体数值,就可以去判断宇宙究竟是在什么物理机制的推动下发生暴胀的。”

    “宇宙早期的物理机制一搞懂,引力子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黄昆这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宇宙的暴胀理论一直都是个很前沿并且很有热度的课题,不过这玩意儿也是属于信服度很高但长期缺乏证据的一类理论。

    如果按照杨振宁所说的这个情况,再结合元强子模型的部分内容,一个迭代的逻辑推论便出现了:

    在宇宙大爆炸过程中,原初引力波的产生几乎早于其他任何能量形式,早在电弱作用融合一体、物质与辐射尚未分离的时候就已经存在。

    所以原初引力波当属这个宇宙里阅历最丰富,见识最广博的角色,那些早期的经历都已被原初引力波小心地记录下来。

    在起初数万年密不透光的“宇宙黑暗时期”,全宇宙的样貌数次巨变。

    等到“黑暗时期”结束,第一缕光可以从容射向远方,原初引力波便是最早的见证者.....

    同时原初引力波自身也足以论证引子力的真伪——无论引力子是否存在,只要能捕捉到原初引力波,一切的一切就都能得到最终的结论。

    想到这里。

    黄昆又意识到了什么,皱着眉头对杨振宁问道:

    “老杨,按照你的说法,探测原初引力波的设备精度要求应该会很高吧?”

    杨振宁坦然的点了点头:

    “那是必然的,至少以咱们目前国内...不,哪怕是海对面的设备精度,距离那个要求都差了好些个量级。”

    “不过这个精度再怎么高,至少都属于人力可穷的范畴,至少没普朗克尺度那么绝望。”

    听闻此言。

    一旁的李政道亦是轻轻点了点头。

    普朗克长度是1.6x10^-33厘米,普朗克尺度的意思就是单位未必相同,但彼此的能级是一样的。

    眼下这个时代设备精度有两种,一是应用物理...也就是生产零部件可以达到的级数,这个级数是10的负六次方米左右。

    还有一种是测量精度,可以理解成感应精度,大概在十的负九次方米。

    无论是以上二者中的哪一方,和普朗克尺度的差距都有十万八千里......

    而原初引力波的探测精度则相对要小一点,毕竟杨振宁他们已经把对应的框架给鼓捣出来了。

    接着杨振宁又看向了李政道,今天以来头一次喊出了对方的名字:

    “老李,你准备选哪一个?”

    李政道微微一怔,不过很快便明白了杨振宁的意思——他是在问自己要选暗物质还是原初引力波来做赌约呢。

    暗物质的难度相对低点儿,毕竟它的难点主要在于锁定对应的能级。

    虽然这个能级也是目前科技所难达到的水平,但李政道估摸着即便是他认知中的华夏,也应该能在20年内拥有触及这个量级的能力。

    而原初引力波嘛......可能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了。

    别说20年,甚至20年翻个倍的40年,都未必够解决这个问题

    “.......”

    随后李政道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左右,方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课题上我两个都要,至于判定谁赢的那个成果嘛,就选原初引力波吧。”

    杨振宁看了他一眼,反问道:

    “你确定?如果是原初引力波,那咱们估摸着就得争上一辈子了。”

    李政道坦然的与他对视了几秒钟:

    “那就争一辈子吧,争到你我快要入土的时候把恩怨两清,剩下的事情......交给后人去评说就好了。”

    .........

    注:

    定了个行程,一月底身体好了大概会去趟首都,拜访一下杨老,不过只是定了行程而已,所以有些想法现在也不好说,到时候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