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两尊神仙的偶遇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两尊神仙的偶遇 (第3/3页)

    小杨和小李虽然联名获得过诺奖,但是他们得到诺奖的成果是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

    所以一般人想和小杨聊天啊、搭上关系啊的时候,通常都会聊宇称不守恒的一些内容。

    但温伯格却不一样。

    他一开口就是SU(2)×SU(2)的结构应用,这可是涉及到了另一个框架的概念了。

    于是小杨很快也来了兴致,对温伯格问道:

    “史蒂夫先生,你对SU(2)的轮乘变化也有研究?”

    温伯格再次兴奋的嗯了一声,他没想到自己上个礼拜思考的问题就能遇到当事人:

    “我前一段时间一直在研究弱电对称破缺,我发现按照您的杨-米尔斯框架下进行计算,拉氏量的标量部分会多出两个很奇怪的带电比值。”

    “后来我又沿袭了强子中的盖尔曼-西岛关系Y=2(QT3),其中Y是hypercharge而不是weak hypercharge, T3也是flavor symmetry SU(2)的isospin而不是weak isospin,但是似乎依旧有些不对劲”

    小杨闻言哦了一声,朝温伯格伸出了手:

    “可以给我看看吗?”

    温伯格连忙将小本子递到了小杨面前。

    小杨找了个更加偏僻的位置坐了下去,用翘二郎腿的姿势开始做起了分析。

    陈省身和李景均见状,眼中同时闪过了些许讶异。

    作为小杨的忘年交,无论是陈省身还是李景均与小杨结识的时间都已经超过了十年,对于这位好友的性格也算是知根知底。

    说实话,他们不是没见过小杨认真的时候,但那些时候小杨对面坐的基本上都是欧美顶尖的物理大佬。

    这个年轻人几句话就能将小杨的兴致给挑动到这程度.有操作的呀。

    “.”

    就这样。

    过了几分钟。

    小杨方才再次放下了笔,眼中闪过了一丝凝重:

    “奇怪.确实多了两个带电比值。”

    “如果用常规方法的话拉氏量中的汤川作用部分会将他们抵消,但用我和米尔斯老师推导出来的框架计算却又极其明显.这里应该有个什么东西。”

    温伯格赞同的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非普世性的现象,所以必然是哪个理论角落存在着某个未被发现的东西。

    只是目前比较棘手的地方在于怎么确定这个东西的“身份”,又怎么明确它的物理意义。

    同时比起温伯格,小杨的心中还有另一个预感:

    这或许是补全杨-米尔斯框架的契机!

    他和米尔斯推导出的杨-米尔斯初版框架有问题,这是整个物理学界都很了解的事情。

    小杨和米尔斯最早构建这个框架的目的只是补充出一个规范理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数学延伸。

    规范理论早在19世纪的电动力学里就有,但人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只是视为一种数学技巧罢了。

    所以这些年小杨本人其实也一直在试着优化这个框架,比如说他去年去掉了累赘的场变量的自由度,今年年初引入了达朗贝尔算符等等

    而眼下温伯格提出的这个问题,便或许是又一次优化的机会。

    想到这里。

    小杨缓缓合上了面前的笔记本,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已经被自己记住的内容,方才将笔记本还给了温伯格:

    “史蒂夫先生,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具备探讨加之,如果可以的话能给我个你的联系方式吗?”

    温伯格愣了两秒钟,旋即眼中便爆出了极其兴奋的光芒。

    杨先生.居然找自己要联系方式了?

    咕噜——

    随后温伯格重重咽了口唾沫,将笔记本翻到最后的空白一页,飞快的写下了几行字:

    “杨先生,这是我的收件地址,下边是我的电报和传真号码.”

    小杨再次笑吟吟的将这张纸接过,对折后放到了自己的胸前内袋中。

    接着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那么.”

    结果话没出口。

    不远处的一间房门便被啪的一下打开了,一个梳着卷发的黑人女子从中探出了脑袋:

    “哈喽,先生们,《Physical Review Letters》已经找到了!”

    注:

    体温36.7了,现在的问题依旧是嘴巴巨苦还有腰痛,争取三天内调整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