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关门放贾诩
第六百三十八章 关门放贾诩 (第2/3页)
主公今日何不留一线,日后才好相见,此乃在下肺腑之言,还请主公三思!”
吴懿出身陈留吴氏,对益州这块地方本就没什么归属感,况且他一直信奉识时务者为俊杰,便想早早留下退路。
在原本历史上,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吴懿也是当即归投,并把那位贵不可言的寡妇妹妹嫁给了刘备,成功洗白上岸。
只是这话听在刘焉耳中,却是有些刺耳。
刘焉能理解吴懿的顾虑,却不能认同他的做法。
某还没死呢,你吴子远便着急考虑退路,是不是太早了点!
刚想怒斥吴懿一番时,刘焉却突然看见了吴懿那略有深意的目光,顿时脑中如同一道霹雳闪过,下一刻却是明白了吴懿刚才那番话的用意。
吴懿的确是在为自己打算,但又何尝不是为他刘焉在打算。
以如今天下局势,数年之内战火绝不会烧到益州,可他刘焉还能再活几年?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刘焉比任何人都清楚,多半是没几年好活了。
以自己的手段,自然可以稳坐益州,便是强敌来犯也能击退。可自己一旦撒手人寰,以自己幼子刘璋那软弱的性格,必然是镇不住益州这帮士族的。
届时若刘备来攻,自己儿子难免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可若自己今日表刘备称王,则天下人皆知自己的善意,他年若刘备攻取了益州,也不好再加害自己的后人。
这便是,吴懿所说的今日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若放在数年前刘焉身强体壮之时,吴懿这番话绝对起不了任何的用处,甚至连自己都要因此身死。
可如今刘焉终究是老了,而且自知来日无多,被吴懿这一提醒,便也想着给子孙留条后路。
刘焉思索良久,才开口向吴懿发问道:“子远,你真认为他刘玄德能统一天下?”
“主公,以如今天下局势来看,再也没有比刘玄德有更可能之人了。”
闻言,刘焉微微一愣,神情瞬间低沉下去,整个人好像老了十岁一般,无力的挥了挥手道:
“既如此……子远你告诉来使,某不日便将表请刘玄德建国称王……某累了,就不接见杨德祖了。”
短短一句话,刘焉却停顿了两三次,好似抽光了他浑身的力气一般。
闻言,吴懿便站了起来,拱手道:“主公好生休养,在下告退。”
……
同样的场景,在荆州和幽州也在分别上演着。
相比于远在千里之外的益州刘焉来说,荆州刘表和幽州刘虞都和刘备的势力接壤,也更容易搞定。
什么,听说你不肯表请刘备称王?
看见我徐州二十万大军了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希望你不要不识好歹,给我徐州一个面子,不然……勿谓言之不预也。
当然,单纯的恐吓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真要请他们上表,还得弄出点干货。
就比如最近一直再被袁术压着打的刘表,孙乾表示你刘景升是汉室宗亲,我家主公也是汉室宗亲,大家本就是一家人,趁此结成攻守同盟岂不美哉?
原本讨董之时,袁术还与刘备是同盟关系,可随着袁绍的败亡,刘备势力扩大,这份同盟早已名存实亡。
上次袁术派人给袁绍送粮草并偷袭兖州,双方便已经彻底撕破老脸。
所以现在摆在刘表面前最好的选择,便是与刘备合作,如此才能抵御住袁术的兵锋。
什么,你刘景升既不肯表请我家主公称王,又不肯与我徐州结盟?
孙乾表示,那在下只能深表遗憾,并且尊重使君你的选择。
对了,上次诸侯讨董之时,你刘景升好像并没有派兵参与,莫非是与董贼勾结,共同谋反不成!
我家主公身为当朝太尉,自是大汉柱石,安能容你这篡汉逆贼,说不得便要与大将军一同征讨荆州!
背靠四州之地和二十万大军,就算孙乾放个屁,刘表也得认真考虑这个屁是香是臭,更何况是这种近乎威胁之语。
刘表当即表示愿意向朝廷上表,请刘备建国称王。
幽州的情况也大抵类似,只不过刘虞更加识时务,对大汉也更加忠诚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