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华歆与管宁的爱情

    第六百二十一章 华歆与管宁的爱情 (第2/3页)

最好的写照。

    若换做法家的处理方式,那可就一点缓和的余地也没有,统统杀光!

    经过蔡邕这一解释,林朝顿时恍然大悟。

    虽说蔡邕这些话中肯定有为儒家粉饰的地方,但道理的确是这样。

    都说汉承秦制,其实这是个误区。

    因为汉继承的只是秦的郡县体制和官制,而非秦朝的一切东西都拿来套用。不然汉初也不会用黄老之学来与民生息了。

    至于百代皆行秦法,更是一个伪命题。

    似秦法那种严苛的政令若真能传百代,后来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时,就不会出现赳赳老秦,喜迎沛公的局面了。

    看,连秦人自己都受不了秦法,又如何传百代?

    真正流传千古的,是始皇帝确立了华夏大一统的制度。

    自始皇帝之后数千年,但凡有志者,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黔首百姓,都在维护华夏大地的统一性,不容神州被虏寇践踏!

    眼看林朝被蔡邕说得沉默不言,郑玄开口总结道:“子初,为师不知你为何一定要引法家入学宫,但为师想告诉你,但凡严刑峻法治国者,最后皆身死国灭。子初你素来善待百姓,此番道理想必也不用为师赘言……”

    “多谢老师教诲,弟子明白。”林朝拱手道,“但弟子仍想引法学入学宫,《商君书》自是歪理邪说,但弟子以为《管子》、《韩非子》可堪一读。”

    《管子》自然是没问题的,毕竟管仲是儒家还是法家,这个问题一直未有定论。

    至于《韩非子》,里面的内容倒是不像《商君书》那么邪恶,更多的是对古今之思辨,虽然仍有五蠹这种蔑视礼仪道德的东西,但总能自圆其说,更具有一定的哲学性。

    郑玄与蔡邕思虑良久,最终还是答应了林朝的这个请求,将《管子》、《韩非子》列为选修教材。

    从这一点,也能侧面看出儒法之优劣。

    法家得势时,便禁锢思想,钳制行为,排斥其他学派的学说。乃至有了后来的焚书坑儒,甚至要求读书人拜官吏为师。

    再看儒家得势后,虽然将法家思想打为邪术,但既没有焚书,也没有坑杀法学之士,对其他思想学派更是相当之开明。

    眼看汇聚百家的目的已经达到,林朝便说出了最后一个要求:“老师,弟子以为,还应招募些许女子入学。”

    闻言,郑玄和蔡邕的眉头顿时又皱了起来。

    他们倒是不反对女子读书,不然蔡邕也不会亲自教授蔡文姬读书识字。

    郑玄开口道:“子初,女子读书并无不妥,只是不可入学宫。”

    “为何?”林朝不解道。

    “子初岂不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蔡邕笑道,“学宫中学子正值年少,血气方刚,倘若此时再召一群女子入学,学子必然无心读书,甚至会闹出丑闻,届时学宫颜面何存?”

    男未婚,女未嫁,双方共处屋檐下,耽误学习不说,弄不好哪天就搞出人命了。

    毕竟以汉代女子之开放,这种事情也不稀奇。

    “额……”

    林朝确实没想过这种可能性,一时之间被蔡邕说得哑口无言。

    “如此也简单,那便分开居住,分开读书。女子这边,全部任用女子为教习。”林朝开口道,“贱内不才,尚能使得一些粗浅文字,蔡公二女皆秀外慧中,便是入学宫做个教习也绰绰有余。此外再招募一些饱读诗书的女子执教,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虽然林朝给出了办法,但郑玄还有顾虑,刚想出言反驳时,却不料林朝忽然冲他笑道:“老师,昔年班大家一介女流之辈,尚能续亡兄之遗志为国修史,如今咱们不妨效仿先贤。说起来,老师您也算得上师承班氏,弟子作为班大家的徒子徒孙,倒是与有荣焉!”

    昔年班昭接替亡兄班固继续边写《汉书》,可写完之后,能看懂的人不多。马融为了学习《汉书》,便拜班昭为师。

    而郑玄游学时,曾拜马融为师,所以郑玄也算得上是班昭的徒孙。

    眼看林朝把班昭抬出来压自己,郑玄不禁老脸一红,瞪了林朝一眼,却终究不好再出言反对了。

    至于蔡邕,林朝任命他的两个女儿为学宫教习,他自然也没有反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