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荀氏三若

    第三十四章 荀氏三若 (第1/3页)

    汉末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你个人的声望并不由其官位和能力来决定,而是看你是否获得了儒门的肯定。

    这里的儒门,是代指那些在党锢之祸中被牵连的广大士人。

    他们被罢官去职,归居乡里。又因朝廷禁令而被禁锢,是以终生不得起复。

    但这些人不甘心政权为宦官所把持,想出了一个骚操作。

    于是,历史上的清议模式应运而生。

    继而诞生了种种唬人的称号,像什么‘三君’,‘八及’,‘八俊’,都算是清议界比较出名的名号。

    在党锢之祸后,这种品评人物模式的清议,一度展现了很强的公信力。

    不过想要被清议界品评,还需要几个先决条件。

    第一,你必须被朝廷归为党人。

    这个身份很重要,没这个身份,你一辈子都不可能让清议界多看你一眼。

    就如同大名鼎鼎的皇甫规,当年就因错失清议而大感耻辱,主动上书要求把自己归为党人处置。

    清议界一看,小伙子这么上道,于是就给了他一个‘凉州三明’的称号。

    第二,如果你有被宦官迫害过的经历,那就更好了,更容易被清议界树立成标杆,让天下人争相效仿。

    第三,也是最后一点,你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经历或事迹。

    也就是你得有个好故事,不管是曾为国立功,或是教化一方,实在不行,你也得有一个能证明自己的忠孝之举。

    从这点来看,清议界也并非完全是凭空捏造,有公信力也是理所应当。

    再后来爆发了黄巾起义,皇帝和宦官一看要坏菜,于是就赦免了党人,生怕他们倒向了道家出身的黄巾。

    党人被赦免,但清议却流传了下来,且当世人都以能得清议品评为荣。

    大家都定了一个小目标,先C位出道再说。

    人一多,称号就不够分了,于是清议界花样翻新,把称号也玩出了花活。

    刚开始的三君,八俊之类的都是天下级的偶像。

    后来又整出了什么凉州三明,这是州郡级的爱豆。

    再后来,又有荀氏八龙,司马八达,这是家族级的新秀。

    而今日被刘焉派来名叫荀谌的人,名列荀氏三若,也可以说是拿到了清议称号的大汉小鲜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