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粮食

    第五百八十一章 粮食 (第2/3页)

    现在这些岛屿的鸟粪石资源,还有处于无人发现的状态,唐菲林掌管流求州期间,就设立了澎湖磷酸盐开采公司。

    目前在周边的小岛上,一共发现了13个有鸟粪石资源的岛屿,每个月可以开采300~500吨鸟粪石。

    南海诸岛的鸟粪石资源,足够人革联初期使用一段时间了。

    如果这边的资源枯竭了,还有瑙鲁岛这个超级大矿,上面的鸟粪石磷酸盐总储量在1.1亿吨左右,足够开采几十年了。

    因此现在人革联一方面通过人工合成化肥,一方面通过开采鸟粪石。

    化肥在农作物的增产效果上,可以达到30~50%左右,特别是在没有优良品种的情况下,是当前单位亩产提升的核心技术。

    1吨鸟粪石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增加3~4吨粮食。

    澎湖磷酸盐开采公司一年开采4000吨鸟粪石,就可以实现1.2万~1.6万吨粮食的增产,获得3~4万人一年的口粮。

    化肥才是填饱人类肚子的核心技术,而且是第一要素。

    很多人以为良种才是核心,这绝对是一个大错特错的观念。

    有人研究过所谓的无化肥种植,哪怕是使用了大量的有机肥,农作物的单位产量,仍然比使用化肥的农作物,减产了30~40%。

    如果没有化肥,地球的土地最多只能供应20亿人口的食物。

    因此化肥才是农业的第一要素,然后才是良种。

    如果以为带着后世的高产种子,来到古代就可以获得亩产上千斤的水稻、小麦,以及几千斤的土豆、番薯,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自然界不仅仅能量守恒,元素也是近乎守恒的。

    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一块土地的养分是没有办法自然暴涨,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很多农田会越种越贫瘠,最后不得不进行休耕的根本原因。

    高产农作物没有化肥,会迅速将土地的养分吸干,到时候亩产一万斤的种子都没有用。

    这就如同后世的人种,东亚人在养分充足的情况下,一样可以长到一米八、一米九。

    但是可以长到一米八,不代表就可以长到一米八,让基因再好,也扛不住营养不良的削弱。

    农作物也是一样的道理,占城稻有亩产240公斤的潜力,但是在没有足够养分的情况下,它无论如何都长不出240公斤的亩产。

    ……

    考察了几个乡之后,乔三才发现鸟粪石复合肥的增产效果明显,因此他连忙坐船去澎湖县。

    澎湖列岛的总面积不大,只有94平方公里左右,目前常住总人口3375人,都是澎湖海产公司、澎湖磷酸盐公司的员工和他们的家属。

    来到澎湖磷酸盐公司的鸟粪石精加工工厂,经理安栗向乔三才介绍了公司的情况:

    “州长,我们公司目前有员工627人,150吨运输船5艘,加工厂1座。”

    “鸟粪石矿场的情况呢?”

    安栗解释道:“目前勘探出有鸟粪石的岛屿,一共是13座,总储量为8.7~9.5万吨,矿物品位在30%~65%之间。”

    乔三才摇了摇头:“不够,这个产量不够,至少要达到年产5万吨左右,才可以满足当前三个州的需要。”

    对此安栗苦笑不已:“州长,我们也想扩大生产,但是流求周边的岛屿已经勘探过了,总储量就这么多,而南海诸沙上的鸟粪石,距离是一个大问题。”

    “这样吧!你们不用管储备,继续扩大开采量,我们很快就不用担心运输问题了。”

    知道一些内部消息的乔三才,做出了最合理的安排。

    既然上级有解决方案,安栗自然没有意见:“那我就向矿业部打报告,申请扩大生产。”

    “嗯,你将报告直接发给矿业部,就说是我批准的。”

    “明白!”

    粮食产量对于人革联而言太重要了。

    或者说,粮食对于没有掌握可控核聚变之前的人类社会,其重要性不亚于军队。

    毕竟民以食为天。

    没有衣服可以用树叶干草,没有金属可以用石器木器,没有药物可以靠免疫力硬扛。

    可是如果没有粮食,那就没有办法了。

    在人类进入封建时代之后,单纯的打猎采集,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的整体食物需求了。

    哪怕是游牧民族,其实他们也要粮食。

    不用感到奇怪,他们不仅仅需要粮食,而且需求量还不在少数。

    别被现代社会中的“游牧民族”误导了,其实古典时代的游牧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