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2章 三连冠+三破纪录!大神的目光是世界三连!

    1292章 三连冠+三破纪录!大神的目光是世界三连! (第2/3页)

  以他对于刘祥的熟悉,估计这家伙说的13.20s,就是一个幌子。

    这一枪。

    他不打算怎么留手了。

    从米国复查回来后,准备好好放手跑一跑了。

    这个时候现场也播放起来了种花家代表团参加亚运会110米的历史回顾————

    第一个闪过的画面是我国亚运会第一代短跨飞人崔林。

    杨剑也跟着现场的信号画面,大声介绍到:“崔林是跨栏的天才,他的百米成绩只有12.3秒,虽然他的平跑水平很一般,但是他的技术却很好,节奏也很快,刘祥的跨栏技术基因其实可以追溯到崔林的身上。崔林已经打破过很多次的国家记录,在1965年的时候,他更是以13.05秒的成绩,成为了那一年的世界记录。1974年,我国第一次出现在亚运会赛场上,32岁的崔林?的14秒26的成绩打破了八年前的亚运会跨栏纪录。这是首个以电子方式打破亚运记录的110米栏,同时也是种花家在亚运历史上获得的首块田径运动金牌。”

    “这一代人可能很少知道了,崔大哥当年虽然是手记,但是依然跑到了世界纪录。”李韬倒是站出来科普这一位种花家的初代跨栏飞人道:“1965年11月6日《北亣京日报》上就写道:二十三岁的优秀跨栏选手崔林,昨天在江城创造了今年以来男子一百一十米高栏赛跑的世界最好成绩——十三秒0五。这个成绩比他八天前创造的十三秒0六的全国最新成绩又有了提高男子一百一十米高栏赛跑,运动员要在途中连续跨过十个高一米0六点七厘米的栏架。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是十三秒二,是西德选手劳尔在一九五九年创造的。”

    “当时我还很小,广播里面知道崔大哥拿到了这个成绩后,也是很激动,那是我们田径一辈在亚运会赛场拿到的历史第一枚田径金牌。可以说是崔大哥给我们田径项目在亚运会上,打开了第一条道路。”

    第二个画面是1978年亚运会:王勋话。

    “王勋话在一九七八年亚运会上,接替了崔林的位置,那时候的赛道都是用煤渣和泥土铺成的,非常的坚硬,王勋华穿着三双钢钉鞋子,按照煤渣和泥土的弹性,来选择合适的钢钉鞋子,在那种艰难的环境中,王勋华以14秒28的成绩,拿到了冠军。”

    第三个出现的人是1986年亚运会:余志成。

    “余志成在1984年跑出13秒95,成为电子计时以来第一个进入14秒的种花家选手,1986年汉城亚运会,余志成跨栏如履平地,技术已经不逊世界顶尖选手,只是平跑能力还有差距,最终以14秒07摘得金牌。第二也是我国选手卢全兵,后者获得银牌,这是种花家运动员首次包揽亚运会田径项目前两名。后者也正是目前110米栏二号人物石冬鹏的日常教练。”

    第四个是1990年亚运会:还是余志成。

    “在北亣京亚运会的主场比赛中,余志成在两名曰本选手的夹击下,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最终以13.82秒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创造的亚运会纪录,成为了第一个拿到110米栏亚运卫冕冠军的人。”

    第五个人是1994年亚运会:李同。

    “1994年广岛亚运我国两大栏王李同和陈雁号巅峰对决,米国教练培养出的李同是种花家田径直道第一次在世锦赛进入前八名的选手,而陈雁号得到过孙海平指点技术细腻。在1993年的全运会李同在领先的情况下轻敌,双方13秒59同时撞线,通过高速照相机确定陈雁号是冠军,这次亚运李同以13秒30夺冠,报了一箭之仇,陈雁号0.09秒的差距屈居亚军。”

    第六个是1998年亚运会:陈雁号。

    “90年代中期,李同已经过了他的巅峰时期,自从1995年以来,亚洲栏王陈雁号就再也没让过任何一次亚洲比赛的冠军。陈雁号曾在曼谷亚运会上以13.65秒夺冠。”

    第七个……

    现场也跟着躁动了起来,杨剑提高了声音道:“2002年亚运会:刘祥。”

    “2001年全运会上,刘祥击败曾经亚洲无敌陈雁号,新老栏王正式换人。19岁,刘祥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第一次参加亚运比赛,他在预赛中用了14秒08的成绩过关,在决赛中更是以13.27的成绩夺冠!并且打破了8年前由李同保持的亚运记录。第四名是石冬鹏,他当时的成绩是13.92秒。”

    第八个……

    “2006年亚运会:刘祥!”

    “当年刚刚在瑞士洛桑打破世界纪录的刘祥成为多哈亚运最大的焦点人物,在预赛故意保存体力跑出13秒74,决赛里石冬鹏发挥不错,跑出了13秒28,刘祥在石冬鹏追击下,也不敢太过松懈,最终以13秒15蝉联冠军,并且再一次刷新亚运会纪录!”

    然后画面到了现在。

    画面再次打在了刘祥的身上,这次是刘祥的特写镜头,放在了大屏幕上。

    “2010年羊城亚运会,希望还是刘祥!”

    “让我们给刘祥加油,希望他今年今天今晚,再次发挥实力,拿下个人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