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盐商(求月票兄弟们)
第六十二章盐商(求月票兄弟们) (第1/3页)
自隋唐始,镇江北岸的扬子津渡口就是大运河入江口,扬州、仪征一带的长江则被称为扬子江。
拂晓的一声炮响,打破了仪征的沉寂。
白底蓝字的「盐」字大旗高高升起,数万盐工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扛大包的号子声逐渐鼎沸。
两淮盐务总栈门前的盐河停泊着淮船逾300艘,内河还有大小驳船近200艘,他们都属于各地的盐商。
从这里运走淮盐,然后销往皖、苏、赣、湘、豫等地,可以说尽是菁华所在。
不远的码头再向南一公里便是外江,这里常年靠泊江船千余艘,「列樯蔽空,束江而立,覆岸十里,望之若城郭」。
此时,一队队的兵丁涌入,驱开了一条道路,让几座大船驶入内河。
这时候,在盐商们惊诧的目光之中,两淮巡盐御史,都转盐运使,同知,盐法道等,纷纷在河口候立着。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阳光日渐炙热,许多官员的官服被汗水浸湿时,御驾抵临。
「臣,两淮巡盐御史司徒鹤,叩见陛下——」
一众文武官员们纷纷跪下。
这时候,一位宦官脚步匆匆而下,再之后,面如冠玉的皇帝,才施施然踏步下船。
他内着一件短衣,外面穿着黄色的细麻常服,散热快,倒是显得凉快。
捋了捋下巴上的短须,朱谊汐轻笑道:「起来吧!」
「谢陛下!」
「这就是两淮盐司?」
目视着破旧的门匾,以及原木制作的大门,门槛竟然还有毛刺,太过于平平无奇。
但有句话说的好,但凡缺什么,就越万彰显什么。
两淮盐司负责淮南淮北的制盐,把握着盐商的命脉,可以说是富得流油。
据财部所呈,天下盐税共有千万块,而两淮占据一半,得五百万块,居天下第一。
换句话来说,近一亿人口吃着淮盐。
虽然朝廷在西北发现了盐湖,盐矿,但煮海制盐却是大明的主流,也是重要的赋税由来。
他嘀咕着,扭头看了一眼河内外的船只,叹道:「成乎煮盐,而盛之在于江河啊!」
长江和运河,是淮盐得以畅销的关键所在。
如果不是四川出了个井盐,淮盐甚至可以逆流而上去卖。
司徒鹤恭敬地站在一旁,给皇帝做起了汇报:
「淮盐去年所产八百万石,即十二亿斤,每年奔走的船只数以千计,行销大江南北……」
「除了苏皖等省外,海外的朝鲜、日本,也多进口我淮盐以用……」
「他们两国临海,难道还会缺盐?」
朱谊汐奇了。
「陛下,这两国国小民寡,所食之盐较我国甚差,中产之家都不愿食用,故而多来进我淮盐。」
司徒鹤略微骄傲道。
每一国的盐都是那样,私盐盛行,但精盐却是稀缺的,只有大明才会产出大量的精盐。
朱谊汐明了。
在大明,普通人吃的是粗盐,味道略苦,偏黑灰色。
富人吃的是精盐。
但同时,精盐又分好多种。
就像是皇帝,一般都吃青盐,也就是湖盐,而且还是其中的红盐。
偶尔像是卫藏国,也会千里迢迢朝贡来自于喜马拉雅的红盐。
岭南有时候还会贡献一些珊瑚盐,不仅能够吃用,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其实味道没什么区别,毕竟食材好,舍得用香料,但就要一个规格在那。
盐谁都会煮,但提炼的水平
不同,所产的精盐自然也就不同。
这就是生产力。
一旁的都转盐运使也汇报着:「如今两淮盐场上百个,其中大盐场三十座,灶民万余人……」
自唐宋之时,盐税占据赋税的半壁江山,而在明初,则施行开中法,即盐商运粮至边关,从而获得盐引,得以卖盐得利。
除了粮食外,还有纳钞中盐法、纳马中盐法、纳铁中盐法及纳米中茶法、中茶易马法等。
也是如此,晋商,陕商兴起。
也是因为大量的盐引被商人赚取,所以明初的盐税并不高,这部分的利润间接贡献给了边军。
毕竟边军的粮食,衣物,药材等等多由盐商转运,再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