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换相

    第四十三章换相 (第3/3页)

,三地皆有人选,实难为之。”

    无论是孙世瑞,还是孙长舟,亦或者于成龙,都不是好相与的,其根本就竞争不过。

    “依某之见,不如为一衙主官,小九卿也不错。”

    冯厚敦叹道:“其也不遑多让啊!”

    所谓小九卿,在明初即是詹事府詹事、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太常寺卿、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尚宝寺卿、鸿胪寺卿、苑马寺卿九官,为从二品。

    后来六部为八部,大理寺卿和通政使从大九卿沦落到小九卿,挤走了尚宝寺卿、鸿胪寺卿。

    随后顺天府尹又挤走了苑马寺卿,成了小九卿之一。

    大九卿为八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

    小九卿中,詹事府詹事、翰林院学士非庶吉士不可,顺天府尹是皇帝心腹,国子监祭酒负责会试,他更无可能。

    太常、太仆、光禄,清闲之所。

    如果是年轻官员,那就是磨资历,年纪大的则是养老。

    而通政使和大理寺卿,竞争的太多,就连总督都想争,因为这是实权部门,曾经的大九卿。

    “那倒是!”细细一想,阎应元觉得更难可能了。

    如此一来,选择的余地并不多,只能为侍郎。

    关键是,不是你能升到哪是哪,还得有官缺,一个萝卜一个坑。

    “如今这京中形势,可是不太稳当。”

    倏忽间,冯厚敦声音飘来,带着一丝灵活。

    “呵!”阎应元随口道:“马马虎虎吧!”

    “那我倒是可以在小九卿上待一待。”冯厚敦试探道。

    “哦?冯兄想争取一番?”阎应元略显惊诧。

    “我相信阎兄的本事。”

    冯厚敦认真道,双目盯着阎应元,透露着真诚。

    这一番话,倒是让阎应元有些呆了。

    好嘛,你这是拿前途赌我是否能更进一步。

    等个一年半载,他从群辅升到次辅,乃至首辅,那么让一小九卿升任总督,或者尚书,岂不是轻而易举。

    “哈哈哈,冯兄既然信我,那阎某就与你一起赌。”

    阎应元大笑一声,然后语重心长道:“假使我不应之,也不会让冯兄枯等。”

    俩人双手紧握,一瞬间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守江阴城之时。

    京城中的风风雨雨,又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压下,天子脚下又恢复了往日的波澜不惊。

    唯独官场上暗流涌动,形势迫人。

    因为谁都知道,内阁不和,不决出个胜负来,是绝难罢休的。

    内阁达成某种意义上的平衡后,暗地的争权却不停歇,只是更隐秘了些。

    十月中旬,在京城下了第一场雪的时候,太子再次出京,担任川渝总督一职。

    这是继陕甘、晋绥、两广之后的第四位总督,而且是四川和重庆那般的重地富地。

    腊月,朱谋上书致仕,正式退出内阁。

    几日后,次辅冯显宗也得到了同样的待遇,被迫致仕。

    担任首辅的变成了群辅堵胤锡。

    群辅的阎应元升任次辅。

    朝廷大地震。

    越王回京时,感觉京城变化太快了。

    “朱谋那么快就下来了?才不到一年啊!”

    几个兄弟聚会,越王忍不住感叹道。

    卫王则随口道:“失了分寸,贪婪无度,能力与位置不匹,就是这等下场。”

    “听说这还算好的,有始有终了一年左右,如果在前朝,啧啧——”

    带着满心的惊叹,越王进了皇宫。

    “这么说,你是想要库页岛?”

    面对皇帝的问话,越王一口应下:“父皇,越国太小,多是草原,其地贫瘠一年一熟,如今地少人多,但日后就不行了。

    北方的库页岛是极其适合的。”

    朱谊汐也陷入到了思考中。

    瞅着儿子那祈求的面容,他到底是有些心软了:“库页岛是黑龙江将军府发现的,也登记在册了,但越国确实苦寒了些……”

    “这般,我将库页岛一分为而二,你与黑龙江各得一半,莫要多占多得。”

    得一半也是好的。

    “儿臣谢父皇恩典!”越王情不自禁,满脸惊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