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监察御史

    第三十二章监察御史 (第2/3页)

   票盐制则不同,不再包销,而是人人竞价销售。

    只要购买盐引,就能去往各地贩盐,打破盐商的垄断,促进官盐的销售。

    这几年来,商税司中,盐课节节升高,从最初的三百万块,增长至如今的八百万块,其中淮盐占据了一半份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增长日趋缓慢,似乎已经到了瓶颈,难以提升。

    而锦衣卫却私底下调查,江南地区的私盐与官盐价格依旧相差悬殊,约有三成之差。

    由此一来,私盐的规模是官盐的数倍,都入了他人的口袋。

    没办法,这就是改革不彻底的后患。

    当初为了尽全力北伐,对于盐课,只能从大方向开始改变,把总商纲引纲引变更为票盐,更快的募集钱粮。

    人还是那些人,只是换了条赛道。

    弊病丛生,几乎全盘继承。

    一路顺河而下,洪波涌起,运河两岸层林遍染,一派可供人吟咏一番的秋风萧瑟之景。

    可惜,朱静是个粗人。

    他一身鱼白棉衣,仿佛个公子哥,带着两三个随从,在扬州街头闲逛。

    在江苏省建立后,扬州就成了其首府,因运河而削减几分声势的扬州府,又重新振作起来,繁华不减当年。

    冬日的点点雪花,在扬州竟然成了景色,薄如纸的一层积雪,在瓦片上待不到半日,就成了雪水,从屋檐直接流淌到街面。

    以至于朱静行走不久,脚底就已湿透。

    而道路上的行人不减反增,冬至日临近之故,城内日趋热闹,大张旗鼓采购的豪奴更是不计其数。

    “江南富庶,而盐商们又是最豪富的。”

    朱静看着一座座朱门大院,不由得摇头不语。

    票盐制虽然打破了盐商的垄断,但凭借着多年来的渠道,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大盐商们依旧占据了官盐一半的销路。

    盐税改变很大,但又相当于没怎么改变。

    盐商们依旧赚钱,只不过赚的钱变少了罢了。

    所以,明面上赚少了,他们就想着从私盐捞回来。

    毕竟每年淮盐课税四五百万块银圆,草里应该满意了吧?

    朝廷是满意了,但皇帝却不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