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纪录片大赛
第153章 纪录片大赛 (第1/3页)
苏轼过来是找陆维舟剪切的,拍摄纪录片对于导演的要求其实稍微低一些,苏轼不懂导演,但是有一个好的摄像,能够找准好看的镜头就可以,因为他们不是为了拍故事,而是为了拍美食,美食这玩意,苏轼懂啊!
之前陆维舟帮苏轼剪切过一次,苏轼拍摄的是可以的,有所瑕疵,不过对于纪录片来说无所谓了,主要是他拍摄的镜头足够多,所以有足够的素材可以剪切。
反正纪录片拍摄的不像是普通的电影素材有限,成片同样时长的纪录片和普通电影,估计纪录片的素材时长至少在电影时长的十倍以上,甚至百倍以上的都有。
不缺少素材,剪切起来就容易的多,陆维舟将所有的素材拿了过来,重新开始观看了起来。
苏轼拍摄的虽然没有百倍以上那么多,但是素材也是极多的,陆维舟只能是抽空以四倍速以上的速度在播放,主要先搞清楚他大概拍摄的是什么东西,然后需要的素材再精细的看,如果全部都精细的看,陆维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不过即便是如此,陆维舟花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十二期的剪切,而在剪切的过程当中,陆维舟自然是听到了王昭君的配乐,苏轼嘴里所说的《高山流水》。
听的时候,陆维舟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等仔细听的时候他就反应过来,这不是他当初接王昭君的时候,王昭君弹得那一首吗?只是那个时候是在户外弹得,有其他的背景噪音。
但是这一首就不同了,这是专业录制无损音乐,当陆维舟听的时候,他第一次欣赏到了,认真状态下的王昭君弹奏出来的乐曲。
一曲终了,陆维舟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很多时候,没有听过的时候很难想象,什么叫以曲明景,什么叫高山流水。
不过这样的场景注定是没有人分享,陆维舟最后将这首曲子放到了每一集的开头。
因为开头都是山水风景的画面,配合上这首曲子简直绝了。
说实话,剪切完毕的时候,陆维舟对这部纪录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