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系他人却忘家
第22章 心系他人却忘家 (第1/3页)
离开沙水镇,李秀娥一行向南,奔往小白山。路过白灰厂,她当然也要看一看。
那生产出的白灰已经堆如小山,看来这产量还是蛮大的。见露天堆放,李秀娥有些担心,现在是旱季,老天还不曾下过雨。若是在雨季,一场大雨便将这白灰冲跑了,工人们的一番辛苦必将付之东流。
李秀娥将工部尚书召至跟前,春节过后马上建造库房,避免这白灰被雨水淋湿浸泡。还让他派人与那造纸作坊联络,看看能不能制造出纸袋子来的,以纸袋作为包装,既方便运输,又方便存储。
不仅白灰如此,那水泥同样也需要包装。
说到包装,李秀娥又想起那草药。在沙水镇,那批发商们装卸的草药都是一捆一捆的,每一次装卸都有所损失。
像这草药在后世是用麻袋盛装的,不单单是方便搬抬装卸,将药草进一步加工切碎,装在麻袋里,药贩卖到诊所药铺,可以直接抓药熬药。
周正邦体会到了王后的良苦用心,便提醒王后,在石昌东南部,那里有种麻的,可以用来编织麻袋。
李秀娥指示,可以派人前去指导,来年多种些。按照规格要求编出成品麻袋,由商部统一收购,可用于多种包装。
这又是一项为民增收的创意。
当一行人到达小白山脚下,这里跟前些日子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烟囱多了几根,浓烟滚滚,工厂里正开着工。
之前简陋的窝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青砖工房,有的地方还圈起了围墙。
那釆石场也改变了模样,道路变得宽阔平坦,车辆往来运输好走了许多。根据优劣程度矿石分堆堆放。工人头上都带着新编织的藤帽,仅此一项便减少很多受伤事故。
轰隆一声闷响传来,一个山角崩塌,这不是突然的事故,那是工人们正在清除地表的岩石。有了黑火药之后,开采效率大大提高。
郭振山禀报,这黑火药存的久了容易受潮,就不好用了。
李秀娥见他们将火药存在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中,敞口存放,最多用块砖头瓦片盖住罐口。
这样不行,防不了空气中的潮气进入,火药一旦受潮就难以点燃,甚至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着,会增大危险几率。
她建议根据取用药量选择合适大小的瓦罐,可以与制陶场定制。同时与木材厂定制一批木塞儿,跟盛装鲜奶一样,罐口也要进行封堵。但不能用腊封,以免因烛火而发生危险。可以用粘土做成胶泥,直接呼在上面。
对于火药的生产存放和领用必须严格管理,分工负责,做好登记台账,以便追溯责任。
在慰问一线工人的同时,李秀娥很惦记那钢筋的制作。
等她进入炼铁厂,眼前的一幕令她惊呆了。
在一个敞篷之内,堆放着大量的钢条。不成想生产效率这么高,除了定尺锻造之外,那上面还多出了鱼鳞纹。
现在水泥钢筋有了,细沙子浏水河畔多的是,青砖窑场也有了富余,在建造第三个砖窑之后,青砖的产量完全可以供给上建造新办公区。
李秀娥有些激动,可接着又犯开了愁,还是人员问题。这石昌县实在是太小了,人口少,想加快建设速度确实有点难。
那外迁来的异地人口,男女老少也不过1000多人,这对于严重缺员的劳动力市场确实是杯水车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