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不负责任的设计
266 不负责任的设计 (第2/3页)
如这套后转向主动控制系统如何采集车辆驾驶数据,如何通过车辆行驶数据判断后轮所需要的转向角度,并下达指令给予执行。按照宁为查看的结果,这套机械结构半点也不复杂,无非就是在后轴上加了转向机跟转向拉杆,但这套主动控制系统含金量就非常高了,
选择返回等待了好一会,终于重新回到整车界面,宁为在图片搜索栏输入了电池,随后整个车身框架消失,只剩下整套电池跟数据。
三月设计的这辆电动汽车电池主要集中在汽车底盘上,但还有两块却在车顶没有被天窗覆盖的部分,按照图片的解释,这两块作为备用电池,会在底盘主电池电量不足百分之五的时候才会开始主动介入动能系统。理想状态下这两块备用电池能续航大概150公里左右,足够找到一个充电站。
同时当这两块备用电池被激活后,底盘主电池组则进入只充电不放电的状态,当车辆开启动能回收会为底盘主电池不停的充电,按照理想计算,当两块备用电池电量消耗至百分之五,起码能为主电池组充电百分之十左右,然后备用电池进入休息状态,此时汽车动能回收功能开始为备用电池充电,这种情况下大概两边加起来又能坚持几十公里……
更可怕的是车底天窗还有一部分设计成了太阳能收集板,如果是艳阳高照的大晴天,车辆行驶时给备用电池充电效率还非常感人……
这种俄罗斯套娃般的续航设计让宁为很想对三月笔出一个大拇指,但看到光是主电池的理论续航里程就能达到惊人的1300公里,宁为忍住了这个冲动。
事出反常必有妖,工业化的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宁为还没听说过谁家能做到1千公里以上的。这辆车主电池能完成1300公里的续航,两块备用电池还能坚持150公里,然后俄罗斯套娃还能跑上几十公里,这是奔着1500公里往上走了,这种车真能造出来,估么着马上电动车市场可以被大一统了。
这已经不是系统设计先进与否的问题,而是电池技术被三月革命了,尤其是宁为大致浏览了一遍电池系统给出的介绍,主电池跟备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理论估值能达到1700次,便能察觉到这事肯定没这么简单。
所以宁为很有耐性的等待着电池的内部结构加载完成,然后开始深究。果不其然,三月非常体贴的将曾经它设计过的热电材料非常贴心的加入到了电池内部结构设计之中。
是的,材料是曾经宁为帮助谭教授研究的柔性热电材料,本来那款碳纳米材料是用于替代Bi2Te3跟其合金的,主要应用方向实际是一些可穿戴电子产品,但在这里三月利用当时研究的数学模型做了优化,设计出了一种中间镂空的碳纳米球作为电池阳极材料……
镂空的全新设计能让设备保持更多的电荷,能够提升现阶段电池百分之三百的储电能力,再配合华为自行研究的快速充放电技术,变成就了这套电池设计方案的基础,当然真要说起来这电池其中的技术细节还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电池内部的设计构造,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槽壳、连接条以及极桩等等,以及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后的冗余安全设计等等……
但这些宁为都懒得去深究了,因为光是电池的阳极材料目前都还受限于无法工业化批量生产。除此之外,顶层放备用电池,以及太阳能板的设计,也让整辆车成本大规模提升,要知道顶这那么重的电池跑路,整个车体结构安全要求也更高,想要车身更轻就需要使用结构更强的炭纤维材料,这种材料不但贵还不经撞,显然不适合家用车类型。
于是整辆车有需要在支撑结构上下功夫,三月也的确给出了整套方案,理论上是极为可行的,就是宁为大概心算了一下,这么个玩意即便进入工业化量产阶段,大概一辆车光是单纯造价起码三百万起,如果电池真要用到实验室制备的那些碳纳米材料,这个出厂价还能往上继续翻,而且一年量产的数量大概不会超过三位数。
当然这些造价完全不包含为了量产这款汽车,需要购置的各种高端生产设备。如果再加上为了实现各种高端辅助驾驶功能,玩命一样堆上去的各种传感器、雷达、摄像头……
怎么说呢……
如果柳唯真的给力,把他的实验室弄出来了,说不得他还能真能照这套方案,试着造出来一台这种超级电动车跑着玩玩,不过让华为的大佬们看了这设计,估计能愁的把头发都薅掉,这就好像一些建筑设计师设计建筑时,压根不会去考虑各种基础力学方面的知识,只管好看就完事了,出的效果图美轮美奂,就是建筑工程师看了只想把设计师的脑门子给拧下来,看这货是不是地球缺水的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