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鱼
第232章 大鱼 (第2/3页)
毕竟自己的基本盘是辽民,不止是辽东汉民,是辽东各族百姓。
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本姓——齐。
如果将国号定为齐,和自己前世的姓氏一样,也未为不可。
按照目前的扩张态势,开原军在关内,下一步就要占领运河城市,控制整个山东。
等到那时,便将定都济南或临淄,以齐鲁大地为根基,席卷天下,所以,称国号为齐也无可厚非。
平辽侯还在浮想联翩,卫兵进来禀告,谢司长来了。
“他们民政已经盘点完了?这么快?”
临近过年,各部门都进入年终盘点,民政和工坊的主官们每天累的要吐血,连乔一琦也放下监斩官不做,跑到帮贸易公司帮他们对账。
刘招孙前世的那位,从小在国企长大,小时候每年到了腊月底,他父母都忙着在单位盘点,吃住都在单位,有时候一连两天不回家,只得让爷爷奶奶照顾孩子。
刘招孙对这些废寝忘食的主官颇为同情。同情归同情,事情还得有人去做。
谢阳捧着一大叠账本,来总兵府汇报辽东贸易公司今年的盈利情况。
平辽侯在客厅接见了这位兢兢业业的民政官。
案头堆砌着厚厚一叠账本,账本上记录了今年开原与大明各省以及朝鲜蒙古的贸易详情。
按照民政规定,大于一百两的钱款进出,都会记录在册,在账目上汇总。
刘招孙打开最上面一本账册,仔细查看。
账本上记载的是辽东贸易公司与山东的贸易细目。
山东当前最大的贸易省份,刘招孙盯着密密麻麻的账目看了会儿,发现最多的贸易项目是矿石和海货。
山东境内矿石种类众多,招远的金矿,临淄的硫磺,芝罘的银矿,今年都有大量涌入辽东、
大明朝廷对这种民间倒卖矿藏并不干涉,只负责收税,明中期以后,江南福建等地,有很多规模极大的私人矿场,这些矿场背后的主人都是当地权贵,朝廷征收的矿税自然是收不起来的。
刘招孙边看边点头,对谢阳勉励道:“好,单是铁矿就花了一万多两银子,明年可以制造更多的燧发枪了!”
刘招孙说罢,又看看海货账目,粗略估计也花了一万多两,不禁诧异道:“购买海货为何花费这么多?朝鲜不是可以给开原优惠价格吗?”
谢阳听了,连忙对平辽侯解释说:
“刘总兵有所不知,开原以商户为主,百姓嗜好海味,每次每年海货消耗巨大,往年都是跟辽南辽西买进,好在路途不远,价格也便宜,今年平辽侯说对辽镇和后金进行封锁,他们也不买货物给我们,所以这些海味都不还买,价格也涨了不少,贸易公司只能从朝鲜和山东拿货。”
刘招孙连连点头,没想开原还有吃鱼的风俗,他平日忙于军队事务,对这些民政细节了解很少,看来以后是要好好补补课了。
“没事,明年就能吞并辽南辽西,以后开原也有自己的港口,自己的渔场·····对了,”
刘招孙忽然想到一事,郑重其事对谢阳道:
“本官想着,以后需要在开原内部成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