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离开与出使

    第八十章 离开与出使 (第2/3页)

 杂牌部队,也会招募新兵,正常训练、驻防、打仗,就如同一支正常的部队在运转那样。

    朝廷对他们的限制措施,主要是一步步减少兵额,慢慢缩减规模,最后一步处理到位。

    这十万多杂牌军,在大夏开国后战斗任务其实不少,甚至比禁军还苦、还累,打的仗也很危险,战斗力不弱的。

    尤其是晋兵占多数、至今仍有两万余人的广捷军,战斗力雄冠各路杂牌之首。其日常招募的新兵,也主要来自淮南、蔡地及河东,整体素质不错,有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练出来的兵敢打敢拼,邵树德今年就打算把他们投入北庭,与定难军一起西行,替换当地的驻军。

    马哈木看得面色忧郁,塔姆则目不转睛。

    波斯当然也有军威如此雄壮的部队,比如奴隶学校经过七年培养的古拉姆。各地总督、贵族们自己编练的古拉姆也不错,战斗力说得过去。甚至就连一些贵族的私军、经历战事较多的各省地方部队,也能上阵打一打,与这些夏兵过过招。

    但人数呢?远远不及。

    这就是国力的差距了。按照夏国人所言,阿赖山一战,殿后的几千古拉姆全军覆没,那损失可太大了。这往往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恢复过来,且新编练的古拉姆究竟还有没有原来的那些人能打,有没有他们丰富的战场经验,可是很难说的。

    如果这些精锐部队持续消耗,那么对于波斯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不知不觉间,马哈木的内心之中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动摇。而他的见闻、想法,一旦与波斯国内那些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贵族、将军们结合起来,即便大维齐贾伊罕尼再德高望重,也不得不为之妥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答应夏人的条件。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嘛。这些事情,不经过讨价还价,又怎么可能最终定下来?

    只不过,在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双方的武人、百姓肯定又要受苦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

    朝会结束后,邵树德来到了中书省集贤殿书院。

    这是国家的藏书机构,遇到孤本、珍本,就抄录一份,甚至还承担勘误、校对的职责,前唐时代的老手艺了。

    里面办事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几乎每天都有活。为此,有专门的拓印、装书、修订、造笔工匠,可见一斑。

    有时候,里面的学士还要给天子、皇子、公主们讲学,其实是一门好差事——对学士而言。

    邵树德来到此间后,官吏们纷纷行礼,他挥了挥手,让人各司其职,该干啥干啥,自己则找了个地方坐下,审阅书院里刚刚翻译、校对、抄录完的书籍。

    第一本是有关医学的。

    在医学这条路子上,阿拉伯人是比较奔放的,因为他们公然解剖人体,获取知识,这就比较那啥了。

    在中国古代,或许也有人做这类事。但往往社会压力极大,不得不偷偷摸摸,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以至于到了清代,医师们仍然痛感解剖知识的匮乏。

    邵树德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