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农业地理
南诏农业地理 (第1/3页)
南诏的农业地理,大致可分为六个部分。
(1)洱海农耕区。
这是南诏的龙兴之地,历史悠久,主要居民是乌蛮、白蛮,南诏后期曾有过一次户口统计,共10万9300余户,也就是五六十万人口,当之无愧的第一财赋重地。
“其土有稻、麦、粟、豆,种获亦与中夏同,而以十二月为岁首。菜则葱、韭、蒜、菁。果则桃、梅、李、奈。有丝麻女工蚕织之事,出施绢、丝布,幅广七寸以下、染色绯帛……”
简而言之,因为气候宜人,这是一个与中原传统农耕区差不多的地方,可媲美于江南,而今置大理府,同样是大夏云南道的第一重镇。
(2)滇池农耕区。
这地方的开发历史其实不比大理晚,秦汉时代一度十分辉煌,比大理还强,但魏晋时代有所衰退。唐代短暂据有此地,曾在滇池沿岸致力于围垦大业,随后便中断。南诏接力,成绩显著,虽然比大理要逊色不少,但依然是云南第二重镇,是为东京鄯阐府。
滇池农耕区的主要居民是西爨白蛮,汉化程度很高,主要居住在后世昆明、曲靖、楚雄州东部及红河、文山州部分地区。
“土俗唯业水田,种麻、豆、黍、稷,不过町疃。水田每年一熟。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实行的是水稻、大麦复作制,一年两熟。
(3)乌蛮畜牧区。
主要位于南诏的东部,居民是东爨乌蛮,大致分布在后世楚雄州、昭通、曲靖、红河部分区域。
“散居林谷”、“土多牛马,无布帛”、“皆衣牛羊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