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南北对进
第十九章 南北对进 (第1/3页)
符存审策马而前,细细看着东牟山城。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叛,声势浩大,武周屡战屡败,焦头烂额。靺鞨首领大祚荣、乞四比羽各领部众亡命东奔,保阻以自固。
简单来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被逼反后,实力强劲,连唐军都没法对付,更别说靺鞨这些小体量的部落了,纷纷鼠窜各处,生怕遭受池鱼之殃。
李尽忠死后,李楷固率余众投降,武则天试图恢复辽东秩序,于是派楷固率兵征讨靺鞨。
李楷固先破斩乞四比羽,又度天门岭以迫祚荣。祚荣合高丽、靺鞨之众以拒楷固,唐军大败,楷固脱身而还,其帐下的契丹、奚人又降了突厥。
契丹一降,便将唐与靺鞨隔开了。大祚荣得到喘息之机,于是筑东牟山城,靺鞨之众及高丽余烬,稍稍归之。随后又遣使入突厥,互相勾连,算是站稳了脚跟。
从各种意义上而言,东牟山城、敖东城都是渤海人的龙兴之地。
如今被人打上门来了!二百多年了,东牟山城又一次遭到中原王朝大军的围困,岌岌可危。
渤海世家出身的守将文明奉惶惶不可终日,数次领兵出城,都被击破,前后损失三千余人。而今不敢出来了,只眼巴巴地看着东面三十里外的敖东城,指望他们出兵救援。
符存审却一点不急。
他先派安东府、沈州府兵及未及分地的清塞、大同等军士卒,打制攻城器械,日夜袭扰。又派铁林军一部东行,于山间设下埋伏,静待敖东守军来援。
围点打援么,把渤海国最后一点敢野战的军队歼灭,上京也就成了没牙的老虎,可随意炮制。
「大帅,贼人坚守不出了。我看此城地势险峻,攻之不易,不如留赢兵在山下守御,主力北去。」铁林军都虞候郑勇走了过来,建议道:「贼兵其实很弱,只需留两千精兵,伏于山林之中,便可叫下山之人有来无回。」
符存审听了,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骑着马儿,继续观察。第一次统筹整个战局,他还是很兴奋的。
灭国之战啊,这是每个军事统帅都梦寐以求的机会。
东牟山城、敖东城,虽然坚固,但若不计伤亡,遣兵猛攻猛打,未必就不能攻下。但他想打得漂亮点,让别人无话可说,这就需要动点脑筋了。
「便如你所言,设伏兵诱敌。」想了很久之后,符存审做出了决定:「再遣府兵千人,至周遭村落征集粮草、牛羊,动静弄大一点,让山上的贼人看到。」
「遵命。」郑勇会意,立刻应下。
为何不派禁军而是用府兵去征粮,其实是有原因的。
府兵没有军饷,自备甲马、器械,以及抵达军营前的口粮,然后编制成伍,出征作战。也正因为如此,上级一般不会过分约束他们的军纪。从后魏中后期设府兵以来,就一直以战争中的劫掠和缴获来激励他们奋勇作战。
说穿了,府兵自给自足,不拿朝廷一分钱,故战争中匪徒化的行径不少,上级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军纪这般差劲,却又非常能打,主要原因还是府兵们无论身体素质还是各项武艺,甚至是装备器械,都要远超一般部队。
说白了,他们能打,靠的是个人能力。
「你看着点。」符存审又叮嘱了一句:「连续两年征发府兵,他们的家底消耗不少。我担心有人下手没轻没重的,可以派捐,不许伤人,去吧。」
「好。」郑勇行礼离去。
他们所在的地方,严格来说已经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