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开山

    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开山 (第3/3页)

.7米的岩层深度。”

    就在俩人谈话的时候,挖掘机已经将岩层中,那些被腐蚀的部分刮下来了,露出里面还没有被腐蚀的岩层,和一些浅浅的的小孔。

    挖掘机将土方挖到一旁的沙石传送带上,运出作业区。

    另外一台带着密集钻孔机的机器,开始在岩层上作业起来,高硬度钻头的全功率运行,在半个小时后,就打好了一排排密集小孔。

    然后用机械塞入吸水海绵,浇分解液,通电分解岩层。

    一个循环下来,在两个小时左右。

    “效率还是一些慢,一个台班才挖掘两米多深度。”黄修远显然对于这个速度,有些不满意。

    盾构机在硬岩层中,每天都可以推进6~10米,新挖掘技术就算是二十四小时作业,也就六七米进度,不足以形成压倒性优势。

    “董事长,现在这个作业方式,其实只是实验使用的,我们接下来会结合盾构机,进行联合作业的测试。”杨树立说完,在平板电脑上,找出另一份实验计划。

    黄修远接过来看了看。

    分解法结合盾构机的联合作业,在超算模拟计算中,确实可以有效提升作业速度。

    但是现实中,并没有那么简单,原因在于分解液中的六锥球氧,具有超强的电解特性,一通电就会大肆掠夺周围的原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高纯度氧气。

    如此一来,分解法要和盾构机结合,就必须保证盾构机不被分解液分解,这对分解液的温度、电流强度控制,都要求非常高。

    现在的解决方案,是将盾构机的一部分零件材料,更换成为不容易被分解液掠夺的元素,最好是和硅原子需要的温度、电流,相差比较大的材料。

    至于高纯度氧气的问题,倒是不难解决。

    只有要这些问题解决了,分解法结合盾构机,一天推进30米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哪怕是花岗岩级别的硬岩,在分解法的腐蚀下,也和普通的黄土层没有什么区别。

    黄修远吩咐道:“你们尽快和中铁那边合计合计,搞一台盾构机过来测试一下。”

    “董事长放心,中铁比我们还着急,盾构机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