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态与样机

    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态与样机 (第2/3页)

哈哈,我什么时候说要绑架你们”黄修远笑了起来:“我首先声明一件事,这一次研讨会,你们愿不愿意加入伏羲构架的生态打造,我并不勉强,毕竟人各有志。”

    面对黄修远的回答,参加会议的企业团体,既感到意外,也感到黄修远目空一切,太过于自信了。

    研讨会再次恢复正常,一个上午下来,都是在介绍伏羲构架的一些具体细节,和燧人公司持有的相关专利。

    中午吃饭休息后。

    下午两点半,研讨会继续进行。

    这一次黄修远终于进入了,真正的核心话题。

    “上午大家都非常不看好伏羲构架,那下午我就介绍一下,燧人公司即将推出市场的产品。”

    控制大屏幕的工作人员,立刻打开准备好的宣传短片。

    看了几分钟,整个会场鸦雀无声。

    宣传短片的一开始,是古人们,从蛮荒时代的石刻,再到隋唐时代的雕版印刷术,宋代的活字印刷术,再到现代的光刻技术。

    然后画面一转,又出现原始部落的兽皮编织,再到东周时代的刺绣工艺,宋代黄道婆改良纺织技术。

    最后出现一台设备,在快速又精确的编织着一匹“布”,而在布一侧,标准40/60纳米的尺寸。

    研究纳米光电子的陈海深,拧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一阵刺痛感,让他清醒过来,他有些惊魂未定地转过头:

    “老王,这东西”

    王存节也是一脸的不淡定,随即:“这个真的不好说,听说哈佛大学的查尔斯李波教授,在这方面进行过非常多的研究,只是当年产业界并没有采用纳米线的路线,而是走湿法光刻的路线。”

    而在场的不少人中,包括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研究员陈立桅、湘省大学特聘教授段镶锋、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郑耿峰、水木大学物理系教授范守善,都是查尔斯李波的学生。

    他们都从事纳米材料的相关科研方向,看完了宣传短片后,就知道燧人公司走的技术路线是什么了,同时也明白了这个技术的关键。

    纳米线半导体的关键,在于材料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如果没有办法提供大规模纳米线材料,那这个技术不可能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突然陈海深反应过来,然后激动不已的说道:“老王,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额……你明白什么了”王存节一头雾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