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侯犯之乱(三)

    第六百七十三章 侯犯之乱(三) (第3/3页)

事要塞。如此封邑一旦发生叛乱,当初建设成的、为了抵御强敌进攻的防御体系反而成为收复失地的极大阻碍——到时看起来,那些工程反倒是替敌人建造的了。

    有鉴于此,三桓开始商讨以后如何能够快速解决反叛问题(像驷赤那样足智多谋的良士和侯犯那样忠厚老实的反叛者毕竟只是极少数)。当时季桓子的室老是孔子的大弟子子路(仲由),他建议把问题提交到朝会上去,听听大夫们有什么好意见。

    季桓子采纳了他的建议,子路转身把这件事向孔子做了汇报。在第二天朝会上,季桓子提出了议题,鲁定公显得很感兴趣,他把议题交给大夫们讨论。大夫们心潮澎湃,表面反应却十分冷淡,谁也不想首先发言,恐怕一旦说得不中听再触怒三位大神。

    孔子此时已经由大司寇升任相邦,他首先站了出来;不过他没有提出方案,而是先讲了一段故事。

    孔子说:“大概在一百六十年前,晋献公命大司空士蒍为公子重耳和夷吾修建封邑,并要求他把城墙修得高大些。后来夷吾发现工程质量除了问题,于是向晋献公告状,说士蒍在筑城时故意向夯土里加入了树枝、麻布等杂物。晋献公要求士蒍做出解释,士蒍说:‘没有外敌而修筑大城,仇人必然会保有它。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把它修建得那么结实呢?’后来晋国发生骊姬之乱,晋献公派兵讨伐夷吾,果然铩羽而归。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危险的根源在于城邑修得过于高大坚固。城墙不但失去了抵御敌人进攻的意义,反而成为公室战胜叛军的极大阻碍。我们曾经最大的敌人是齐国,但是现在两国已经结为同盟;齐侯企图恢复桓公时期的霸业,必然会拉拢一切力量对抗晋国。而晋国数十年内是不会垮的。即便晋国垮了,还有吴国和楚国。齐国会始终需要鲁国帮助。

    “这样看来,齐国几十年内是不会对我国发动进攻了。而三都城墙的高度竟然达到了五丈,已经超过都城的规格。我认为防范和解决反叛的办法还是应当将城墙削低到周礼规定的高度(三丈);如果大夫们都致力于礼乐教化而不是互相争夺利益的话,要那么高的城墙又有什么意义呢?最终不还是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