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断道之盟(二)
第三百四十四章 断道之盟(二) (第3/3页)
士会把儿子士燮召来说道:“燮啊,我听说:‘人在大喜大怒之下很少能做出合于常理的行为,却常常做出相反的举动。’《诗》说:‘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巧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君子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必将造成大乱。郤子想要报复齐国,已经开始抓狂了。他如果不能得志,恐怕就会祸乱晋国。为化解国难,我将向君侯告老,以逞郤子之志。你从政后,应当以恭敬之心与卿大夫们相处。”
第二天,士会带着士燮向晋景公告老。士会隐退后,郤克升任中军将,士燮为上军佐,其他卿士职位不变。
高固逃回临淄后,齐顷公确实感到十分恼火;但是他自觉理亏,也没好意思追究高固的责任。不久三名使者被抓的消息传到临淄,齐顷公顿发雷霆之怒,把晋国君臣骂了个遍。
高固揶揄他说:“您看,臣令齐国上卿免于受辱,是不是应当受到赏赐呀?”
国佐在一旁架秧子说:“是啊,早知道这个结果,出使前就应当把你降为下大夫。”话音未落,三人同时仰面大笑。
片刻之后,齐顷公收起笑容说道:“晋人无礼,打着讨贰的旗号羞辱大国。寡人与晋势不两立!凡参加断道之会的诸侯,寡人必攻伐之!”
冬季之时,鲁宣公的同母兄弟叔肸去世。鲁文公去世后,东门襄仲弑君立鲁宣公,叔肸不义新君,于是愤然离宫。他在城门附近找了一处房屋安顿下来,靠编草鞋来养活家室。
鲁宣公来看望他,他避而不见;鲁宣公送给他的财物,他都转送给了生活贫困的人。鲁宣公深感苦恼:因为自己对东门襄仲的阴谋毫不知情,也没有参与其中;他只是因为成了罪行的受益者,所以才背上了篡位者的恶名。
叔肸身后留下一个儿子公孙婴齐,鲁宣公在葬礼举行完毕后便把婴齐带回宫去,并封给他大夫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