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鲁国之祸,根在文公

    第二百九十四章 鲁国之祸,根在文公 (第3/3页)

    惠伯出门后,公冉务人一刻不敢停留,即刻带着主人的家眷逃出曲阜,直奔陈国而去。几年后,鲁宣公又把叔仲氏召回来,使叔仲皮继承了父亲的禄位。

    公子遂立公子倭为君,是为鲁宣公,鲁宣公当时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大权则被公子遂控制。鲁国君主自宣公时期开始逐渐失政,大夫们逐渐剥夺了君主的权力,最终形成了以“三桓”为核心的政治格局。

    两个儿子被杀后,出姜终日在宫中痛哭嚎啼,听到她哭声人无不黯然落泪。公子遂也不禁生出一丝哀伤,他不能容忍情况持续下去,只好决定送出姜回齐国。

    几日后,出姜大归于齐国。轩车行进在曲阜的街道上,出姜不禁放声大哭:“天那、天那!仲为不道,杀嫡立庶!我的两个孩子都被你所杀,你百年之后如何面对先君?视儿又有什么罪?你为什么不能放他一条生路?!”街市上的行人听到她的哭诉都开始抹眼泪,悲伤的人们自发地跟在车辆后面,一直将车队送到郊外。

    君恶的命运像极了齐国的君舍,出姜也像极了子叔姬。

    诸侯缔结姻亲的本意,是要通过建立亲缘关系把缔结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紧密联结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同盟关系。但是后来当权者却发现,如果把血亲当做牺牲品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时,就开始对外甥们进行迫害了。

    惨案的始作俑者虽然是公子遂,但是齐惠公的恶行无疑更加令人发指,因为他用表面的正直掩盖了内心的邪恶。

    出姜回国后向齐惠公控诉公子遂的罪行,乞求他讨伐鲁国为孩子们报仇。但是当她看到叔叔眼里闪烁游移的目光、听到他含糊支吾的推诿时,她就明白了一切。

    出姜指着齐惠公的鼻子叫道:“叔父!你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在鲁国自杀吗?就是因为我的心里还有复仇的希望。但是我怎么能想到,杀害孩子们的元凶竟然就是你啊!什么宽厚仁爱!什么正而无欲!比起商人来,你才是真正的暴君!我要以死来告知国人,你到底有多邪恶!”说完她就以头狠命撞向立柱,脑浆迸裂而死。

    公子遂兑现了诺言,他杀死了齐懿公的两个儿子和一些朋友。阴谋终于败露了,高、国二卿罢朝数日以示抗议,两人此后再也不说齐惠公“正而无欲”之类的话了;齐国人对齐惠公的支持也降到了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