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4 突发情况

    1174 突发情况 (第2/3页)

   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些……乞讨问题。

    比如说某些不具备工业化基础的小国家也想要实现基础工业化,他们自己没有什么办法,那就只能求助于联邦。

    交换的筹码是他们会同意《条约》上大多数的条款。

    一个财团就能解决的问题,可它还是得在会谈上解决,对于这些问题特鲁曼先生考虑都没有考虑,就给了肯定的答复。

    而且他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基础工业,联邦人的确是专业的。

    至于发展起来的基础工业是否要依赖联邦的持续供血,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毕竟他们没有在会谈中谈到这些,只是单纯的希望能实现基础工业的想法而已。

    几个小国家的代表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们这些国家大多数都是资源型国家,或者农牧业国家。

    国家主要的工业商品依靠进口,这让他们在很多时候缺少主动权,总是被人拿住了弱点。

    比如说某个国家曾经向国际招标了一个火力发电厂,到现在为止这套已经落后的火力发电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每当火电站出现问题时,他们就得不得不花费很多的钱,邀请最初的施工方来解决问题。

    有时候他们只是来东搞搞西搞搞,零件都不换一个就解决了,收费却能吓死人。

    还有一个国家向国际供应一种粗加工的零件,整个流水线中有一些消耗品,这些消耗品的制造技术一直被技术出口国牢牢抓在手里。

    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必须花费很多的钱,购买一些其实并不值钱的消耗性质的零配件放在流水线上,保持生产。

    大量的利润被外国企业拿走,这让他们一边痛恨着这些外国人,也一边迫切的想要实现基础工业化的进程。

    至少,一些简单的东西,他们自己就能制造,而不是什么都要依靠外国人。

    林奇坐在最后一个位置,看着手中的一些材料,他琢磨着大概到十月份左右,所有的事情就能谈妥并且成立。

    看着那些还在说着各种诉求的外交官们,林奇抬起了手腕,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离十一点已经不远了。

    周末一结束,整个联邦的罢工也就随之结束了,这次罢工其实更像是一种示威,劳资双方还没有彻底的对立,还有缓和的余地。

    而这就是工人工会需要的。

    工人阶级们不可能真的放弃现在的工作,资本家们也不可能真的让工厂停摆,实体产业的再度发达让他们没办法离开工人长期的停工。

    于是工人工会的代表们像以往最好的日子时那样,换上了正装,手里提着公文包,出现在办公室,或者车间里。

    他们负责代表工人阶级和资本家谈判,又把谈判的结果和工人阶级们共同商量,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工会再一次体现了它的作用和价值,并且因此获得了很多看不见的利益。

    有无形的好处,比如说声望,工人们对工人工会的重新认可。

    有有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