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11 顾惭祢处士-2
章111 顾惭祢处士-2 (第1/3页)
山里的积雪还冻得硬邦邦的,庄稼人被厚厚的积雪困在家里,除了洒扫庭院,打磨农具,再没别的什么大事情做。天下宋人择法自守,鄂州京师传来消息,仿佛长了翅膀一般飞进了为崇山峻岭所环绕的皖南山村。普普通通的庄户人家只是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但魏家村的魏秉德老爷子却格外重视,特意召集族中各家家长在祠堂商量择法的事。不过,商量归商量,魏秉德的主意极正,哪怕现在就砍他的头,他也是决意要入清流。
魏家祖上出过贵人,魏大庄是武宗朝的名臣,司马文正公对其有“安贫而意豁达,狷介而性骨鲠”之评语。其家贫寒,当初及第时,家人受了贺礼,魏大庄见之即将贺礼弃于门外。其历任工部、吏部、礼部,皆以清廉而著称,州县官咸称“见魏公方知汴梁有不受钱之人”。只不过,自从魏大庄之后,魏家村文脉衰微,虽有不少族中子弟进学读书,竟然再没出过进士。不少魏族子弟见仕途无望,及冠便外出行商谋生,以重信守义立身,唯勤唯俭,规模也越来越大,生意遍布东南,甚至有搭伙跟船到安南、大食等地做买卖的。
朝廷为礼部给事中魏忠肃公修的石碑就立在祖坟里,好像个招牌一样,每当外来的客商拜访,都要去祭拜凭吊一番。然而,每当这时,魏秉德就有无颜见祖宗的羞愧,痛心疾首。魏家虽然兴旺,但不过是商贾末流而已,称不得名门望族。当徽州开州学捐生,尊天子不奉乱命时,魏秉德开始还嗤之以鼻,及至本县的黄大善人一口气捐了十个廪生,魏秉德这才急起直追,咬牙捐了十五个廪生,加上凭本事进学的子弟,魏家在州学的廪生达三十人,是黄家廪生的两倍,在州学也算是举足轻重的势力了。朝廷令天下人择法自律,使魏秉德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让魏家摆脱商贾末流,重归清流名门的机会。
魏家祠堂高大而老旧,松柏是武宗朝时植下的,生长了百多年,林木森森,遮天蔽日,使祠堂自然而然有古朴肃然之气。历代祖宗的灵牌摆在上首,两旁挂的并非普通名人字画,而是家谱中的祖训,如“天下事,莫不以勤兴,以怠废。士农工商,所业虽别,是皆本职。惰则职惰,勤则职修。不勤则不得,不俭则不丰。”“......四业唯商最苦辛,半生饥饱几曾经;荒郊石枕常为寝,背负风霜拨雪行。”“......惟诚待人,人自怀服;任术御物,物终不亲。”“......家居也,为俭啬而务畜积。贫者日再食,富者三食,食唯稠粥。客至不为黍,家不畜乘马,不畜鹅鹜……女子居乡者,不占鱼肉,日务针线治缝纫......”
魏家族人在外面为了结交官府,攀附权贵,不免要宴客高会,鲜衣怒马,大把使钱撑出场面。但在本乡本土,却个个节俭得紧,衣服总以白、灰、黑等朴素颜色为主,稍微奢侈炫富,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