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北宋三衙武将之地位

    zt:北宋三衙武将之地位 (第2/3页)

防监护使臣不得选军中骁勇者自为牙队。宋夏战争爆发后,这一政策有所松动,神宗朝就具体规定官至三衙,即可由朝廷选派军兵为亲兵牙队。如元丰四年当于熙河统兵的宦官李宪要求“乞于宣武、神勇、殿前虎翼差一指挥,为臣亲兵”时,宋神宗即亲笔批复予以驳回,并说明:“所乞亲兵牙队,至管军方许,可札与李宪令知。”[7](卷313)

    8.追封三代。三衙凡位至节度使者,经郊祀后可以与现任宰相、枢密院长官一样追封三代祖先为官。如太宗朝刘廷翰为殿前都指挥使,“尝与郊祀恩,当追封三世,廷翰少孤,其大父以上皆不逮事,忘其家讳,上为撰名亲书赐之”。[10](《刘廷翰传》)神宗元丰初年,贾逵拜建武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请不俟郊赦赠三世官,神宗曰:‘逵武人,能有念亲之志,其特听之’”。[10](《贾逵传》)

    9.丧仪。北宋对三衙将帅丧仪的制度,包括:皇帝辍朝一日,如仁宗朝“殿前都指挥使、保静节度使蔚昭敏卒,赠侍中。故事,罢朝一日,诏特罢二日”。[7](卷102)皇帝还时常亲临祭奠,如神宗朝“殿前副(都)指挥使、武泰节度使卢政卒。辍视朝,临奠之,赠开府仪同三司”。[7](卷315)追赠官职,高者往往可至侍中,如郝质、贾逵皆赠侍中;神宗朝之后,殿前都、副指挥使多得赠开府仪同三司,刘昌祚、苗授、姚麟等皆如此。位至节度使者,又可得谥号,如“马军副都指挥使、武昌节度使彭睿卒……法当得谥”。[7](卷106)荫补子弟为官,如:“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秦凤等路副总管向宝卒,推恩外又许其家陈乞二人差遣。”[7](卷299)任步军副都指挥使以上者去世,其家属还可以借官宅操办丧事,如神宗朝规定:“诏任管军步军副都指挥使以上死,许借空闲官宅居止,毋过三十楹,服阕还官。”[7](卷261)。

    三衙地位的前后变化

    应该着重说明的是,北宋三衙的政治地位前后经历有一个由低趋高的动态变化过程,如欧阳修《归田录》卷1记载:“宝元、康定之间,余自贬所还过京师,见王君贶初作舍人,自契丹使归。余时在座,见都知、押班、殿前马步军联骑立门外,呈榜子称‘不敢求见’,舍人遣人谢之而去。至庆历三年,余作舍人,此礼已废。然三衙管军臣僚于道路相逢,望见舍人,呵引者即敛马驻立,前呵者传声‘太尉立马’,急遣人谢之,比舍人马过,然后敢行。后予官于外十余年而还,遂入翰林为学士,见三衙呵引甚雄,不复如当时。与学士相逢,分道而过,更无敛避之礼,盖两制渐轻而三衙渐重。”南宋大学者朱熹对此事的解释“也是积渐致然。是他权重后,自然如此”[11](卷128)堪称一语破的。

    大致说来,在陈桥兵变之后至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前,三衙地位显赫,石守信、王审琦等“官爵阶勋并从超等,酬其翊戴之勋也”,[7](卷1)为众文臣所不及。但自“杯酒释兵权”之后及太宗、真宗两朝,三衙的地位都呈急剧地下降趋势。仁宗朝前期,也就是欧阳修所谈到的“宝元、康定之间”,一方面是“重文轻武”的政策达到顶点,所谓“国家承平之久,文事太盛,士以武弁为羞,而学者以谈兵为耻”。[12](卷59《议战》)另一方面是三衙自身的素质也降至谷底,如有学者已经指出:“长期倍受压制和歧视,在宋仁宗朝造成了武将队伍素质更进一步下降的后果,遂产生了一批怯懦无能、品行低劣的将帅。”[13]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之下,其地位基本上降至北宋一代的最低点。然而,从庆历三年“庆历新政”开始,也就是欧阳修“余作舍人”之时,鉴于宋夏战争中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逐渐向“重文但不轻武”轻变,而随着狄青等一大批抗击西夏的功臣进入三衙,三衙的素质也略有起色,其地位遂呈上升之势。十余年后的仁宗末、英宗初,即欧阳修任翰林学士及再入为执政时,业已表现出了明显的提高,即所谓“三衙渐重”。

    此后,除元祐旧党执政的少数时期外,神宗、哲宗、徽宗诸帝皆有志于对外用兵,尊宠将帅在所难免,故三衙的政治地位持续上升。如神宗朝熙宁九年四月,殿前都指挥使郝质等言:往军器监与权判监刘奉世等会议军器。上批:“殿前、马、步军三帅,朝廷待遇,礼继二府,事体至重。寺监小官,岂可呼召使赴期会?尊卑倒置,理势不顺,自今止令移文定议。”[7](卷274)宋人评论此事说:“至于熙宁,待遇之礼继于二府,至有寺监召之而不可得者。吁!何其重也。”至徽宗朝,三衙遂达到了“为极品之官”[14](卷192)的顶点。像政和四年六月,中书舍人陈邦光即曰:“管军为武臣极任,今乃不入品序,止以本官为次等,欲望特诏有司参酌正。”遂诏送礼制局,“本局取到管军臣僚称呼等阶,今定殿前都指挥使在节度使之上,殿前副都指挥使在正任观察留后之上,马军都指挥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在正任观察使之上,殿前都虞候、马军都虞候、步军都虞候在正任防御使之上,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在正任团练使之上。从之”。[4](职官三二之七)

    三衙的政治作用

    正如朱瑞熙先生所指出的:“三衙将帅,不能参政。”[8](P552)限制武将,尤其是以三衙为主的高级武将的参政权,是北宋一以贯之的基本国策。如在宋太祖朝,“一日,太祖语(石)守信,将用周翰掌诰。守信微露其言,周翰遽上表谢。太祖怒,遂寝其命”。[10](《梁周翰传》)宋太宗更是明确宣布云:“自梁、晋以降,昏君弱主,失控驭之方,朝廷小有机宜,裨将列校,皆得预御坐而参议,其姑息武臣乃如此。朕君临四海,以至公御下,不唯此辈,假使李广复生,亦无姑息之理也。”[7](卷37)因此,从总体上看,三衙在北宋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

    当然,限制将帅的参政权,也不能理解成绝对不允许参政。其实,三衙对朝政发表个人意见在北宋也并非少数,如仁宗时即规定三衙除本司公事之外,若“别陈利见,即关报閤门,依例上殿”。[7](卷156)真宗朝张耆于殿前都虞候任上,“时建玉清宫,耆奏疏谓殚国财力,非所以承天意”;[10](《张耆传》)杨崇勋,“久任军职,当真宗时,每对,辄肆言中外事,喜中伤人,人以是畏之”;[10](《杨崇勋传》)仁宗朝的郭承祐,“好言事,指切人过失,时谓之武谏官云”;[15](《郭承祐传》)等等。

    更为关键的是,在北宋多次皇位更迭的过程当中,三衙往往也比较活跃,发挥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典型事例有以下三例:

    第一,英宗得立,宰相韩琦为“定策元勋”,但殿前副都指挥使李璋协助宰相韩琦,对稳定英宗即位伊始的政局波动亦功不可没。

    李璋,是仁宗亲舅李用和之子,仁宗以其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实寓托孤深意,《宋史李璋传》记载:“仁宗书‘忠孝李璋’字并秘书赐之。宴近臣群玉殿,酒半,命大盏二,饮韩琦及璋,如有所属。”英宗即位,时局果有不安之势,一则英宗以外藩入继,皇室内部觊觎者不乏其人,如仁宗曹皇后曰:“只是宗室,立了他,后莫有人争?”[7](卷198注引《直笔》)北海郡王赵允弼更是自以“最尊属,心不平”,公开扬言:“岂有团练使(指英宗)为天子者,何不立尊行?”他比英宗高一辈,所谓“尊行”,就是指他自己。二则军兵贪财希赏,“时禁卫或相告,乾兴故事(仁宗即位),内给食物中有金。既而宫中果赐食,众视食中无有,纷纷以为言”,[7](卷198)军心浮动。

    在这政治敏感时期,李璋没有辜负仁宗的期望,他的作用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一是在“召殿前、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及宗室刺史以上至殿前谕旨”时,进一步确立英宗的地位,“戒殿前班兵曰:‘今入殿,候见吾山呼拜时,汝辈方得山呼。’质(实为李璋)扣殿阶白宰相:‘欲上殿看官家。’琦禀后,后许之。时英宗散发被面,覆以帽子。质(璋)徐缙笏拂开发,审观之,降殿山呼拜,殿前班亦山呼拜”。(注:《长编》卷198嘉祐八年四月李焘注引蔡氏《直笔》,并考证说:“此时殿帅乃李璋,而郝质实为马军帅,《直笔》盖误。”故据之改属李璋事。)二是否决了执政增加京城防备的拟议,史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