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关于夏国的一些设定(可能会有变化)

    构思关于夏国的一些设定(可能会有变化) (第3/3页)

议和护民会议共同的同意,但弹劾皇帝的权力只在校尉会议而不在护民会议。

    夏国国库每年固定拨一笔款项给皇室,各国王室也经常赠送给夏国皇室大笔钱财,皇家荫户当中,既有需要上交三成岁入的,也有如皇家税吏这样不需要上交收入的,视习惯和传统而定。同时,从开国皇帝陈德开始,皇室就经营各种产业,陈德拥有很多专利,学徒钱产生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滚动投资了上百年,形成了堪比浮海行的巨大内库,皇室亦通过内库的经济力量对国家施加影响。皇室内库接受外国和地方的赠送是要公布的,如果校尉会议和护民会议之一认为不合适则充入国库,但皇室内库的运转则是不公开的,由陈氏皇族任命的财政内大臣负责。内廷大臣中有几人和编制内的随从是国库支付薪俸的,而皇帝不经国会同意任命的大臣和招募随从,需要自己支付薪俸。

    四、夏国的军事教育和贵族

    在宋为太学生的赵行德,入夏后会经历完整的军事教育的再锻造。

    夏国的军事教育是从家教和私学开始的。军士的崇高地位使全国民众尚武,男孩子从小会被教练骑术、剑术、枪术、弓箭等战阵技艺,好的家教和军事私塾会根据男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使他有更大的把握能够超过同辈而跻身军士,二十名夏国的男子当中,只有一人能够成功通过军士方式晋身士人,由于竞争性选拔的关系,招收军士的标准一再提高,成功者固然是精英之选,被淘汰者也大都身具一定的军事素质,不接受军事教育的男丁在夏国是被人看不起的,大家的观念是,即使自己成不了军士,但这一代接受的教育多少会对子女的素质有一定影响,三代习武出一个军士的成功例子不乏其人。

    是否跻身军士固然有家境的教育的原因,但在夏国军士如此高强度的竞争下,个人的天赋和勤奋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富足人家没有子嗣有这样的天赋的话,他可以细心地发掘一个有希望晋身军士的男孩,从小施以恩惠,然后在他晋身军士之后成为他的荫户,如果不行就找一个军士女婿,这样会少很多麻烦。

    私学军事教育是夏国人军事素质的基础,而从军以后的训练则更加严格,军士们要同样优秀的同辈竞争十夫长的位置,还要学会严行纪律,学会过公民的政治生活,最后这点对十夫长往上爬升为百夫长乃至校尉至关重要。夏国军队认为,勇气、纪律、和战术都是军队制胜的法宝,重要程度依次为纪律、战术和勇气,战略属于更高层的问题。纪律能够填补勇气和战术的不足,而后两者则很难代替前者,所以夏国军队的军士教育首重纪律,其次才是战术。没有勇气面对战斗的人根本就无法在夏国军队里混下去。

    军士晋身十夫长、百夫长后,会接受军团和军司安排的课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对战术的理解,校尉的教育和考核则由大将军府会同学士府负责,将军和大学士亲自授课,一个夏国的校尉能够领兵打仗,提出极有针对时弊的议案,也能坐下来跟你讨论博物学。

    夏国主要还是一个士人当权的社会,校尉会议和护民官会议都对贵族参与权力分配抱着警惕的态度,所以夏国的世袭贵族还是以开国勋贵为主。夏国贵族的主体是军事贵族,如果你在夏国听到有人称呼另一个人为爵爷,他很可能是一位彻侯。反而是世袭贵族当中,除了真正的开国公侯,一般都不愿意被人以爵位称呼,很多世子甚至选择放弃荫爵。

    但贵族还是有世代积累的影响力,最明显的是拥有上上万亩到十万亩不等封地的开国公侯,他们用提供额外的授田的办法招徕部属和佃户,开国皇帝陈德为了酬谢功臣,许多生财之法也拉他们入股,使很多开国公侯都发家致富。军中积累的人脉、庞大的封地和财富、陈氏皇室对功臣的酬谢,以及夏国世袭贵族家中严格之极的军事化教育,使许多开国功臣家族历久而不衰。历代皇帝和议会更是在开疆拓土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边疆家族,这些人虽然没有贵族爵位,却是当地的世家和大地主。夏国的贵族往往同时具有大商人的身份,例如秦国公辛氏经营着全国首屈一指的漠北马场,与之临近的于伏家则是夏国与宋国之间的貂皮贸易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