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人之巅峰,我之起步

    430 人之巅峰,我之起步 (第3/3页)



    依托于脑机芯片的馨系统正式发布代表着操作系统走向真正智能化的起点,如果一定要给个标准,大概就是中级智能阶段,起码比之前号称智能的人工智障技术要前进了一大步。

    当然,这距离王宇飞开发脑机芯片的目标其实还稍微远了点。

    毕竟他的本意是设计出一款能够通过手机连接控制的机器人。

    也就是他在发布会上提到过的陪伴型机器人技术。

    不过现在实现这项技术的平台已经搭建完成,这个项目接下里完全可以交给谷秉均来筹备。

    王宇飞回到寝室之后,主要精力放在了接下来要做的量子智脑项目上。

    这个项目既可以解决目前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在王宇飞看来更是针对未来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

    在这个无线电通讯的时代,在地球上跟地球周边使用起来当然是没问题的,即便是现在已经进入5G时代,其本质依然是无线电技术的延伸,只是频段一直在变换。

    但是无线电波的传送速度毕竟是有上限的。按照狭义相对论的理解,无线电作为信息的载体,起传播速度不可能超越光速。

    这在地球上当然够了。

    但是人不可能永远呆在地球上。

    根据王宇飞在闲暇中研究的公式计算,不能将触角伸向地球之外的人类文明无疑是非常脆弱的。

    任何一点天文突变都可能让地球人类文明彻底湮没在这个宇宙中。

    而如果人类一旦要突破地球的桎梏,依然依靠无线电通讯就是个笑话了。

    就拿某大佬一直想征服的火星来说。

    地球和火星的距离是不定,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而最近的距离基本上要十八年才能出现一次。

    未来人类真的开始大规模探索火星,甚至有了火星基地,以光速传递信息不讨论任何中转损耗技术细节的情况下计算,那么一条信息从地球发到火星,时间是大概在183秒到1335秒,也就是3分零2秒到22分25秒左右,平均时间大概12分钟。

    换而言之,如果第一批火星开发者,想跟地球上的家人聊天,说一句话要先等十二分钟对方才能听到,然后在等十二分钟才能得到反馈。

    这显然是无法忍受的。

    万一遇到一个稍微紧急点的事情,能把人急死去。

    如果人类走的更远这个问题就更明显。

    但是量子智脑能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量子纠缠的原理,两个量子智脑之间,可以做即时交流,不管是在火星,甚至更遥远的地方,两台智脑分处于宇宙的两端,都能做到即时通讯。

    当然人类真的要移民火星,量子智脑的研究在优先级上肯定没那么高,毕竟载人的航空飞船最远才抵达月球,真的让人抵达火星还需要造出能够载人且能适应宇宙远航的飞船,这还需要无数科学家的努力,比如更先进的航天航空发动机,更能适应宇宙航行的材料,等等。

    但是秉着做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先解决量子智脑的问题,在王宇飞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对。

    不过,并不是说未来量子智脑将完全替代目前的经典电子计算机。

    两者的功能并不一样。

    王宇飞压根就没想过开发出通用型的量子电脑。

    从决定造出量子智脑开始,他的目的也很明确,一是能够拥有一定的智能,成为一个公正第三方;二是,满足未来的通讯需求;当然,如果量子智脑真的被生产出来,其在某些方面远超经典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用来计算目前困扰地球科学界的很多难题。

    比如让天气预报更准确,甚至可能预测地震跟海啸等自然灾害。

    至于毕业论文,王宇飞其实早已经完成了,而且已经按照要求全文翻译成了英文版本。

    之所以没投递……

    嗯,如果现在就投递了,距离毕业季还有几个月,指不准高老师就得让他再写一篇。

    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