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须臾鹤发乱如丝】(3)
【第一章·须臾鹤发乱如丝】(3) (第3/3页)
深沉未雨绸缪?
宇文融很清楚,如若自己没有发现李林甫的作为,李林甫是不会主动找上他,说出方才那段话的。也就是说,所谓助他一臂之力,想要能臣一派跟他宇文融一样有出头之日,很可能不过是临时编的谎话,并非出自李林甫真心。
但是宇文融不在意。一则,李林甫和他目标一致;二则,毕竟现实是李林甫在他面前人赃并获,就算话中有假,但李林甫向他投诚靠拢是真,多一个帮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三则,他实在是很喜欢李林甫。
反应机敏,当机立断,如斯后生,当真可畏!再历练个几年,必能独当一面,替能臣在这朝堂里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既然李林甫说是在帮他,他便应下这份人情,也帮李林甫一把。
待一众君臣在东都洛阳安顿下来之后,宇文融便向李隆基推荐了李林甫,让其重归御史台,与他一同担任御史中丞之职。
朝中荐官之事常有,文武百官别的不说,惜才爱才之心比比皆是,在这方面往往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大公无私,故而李隆基并不意外。他本就器重宇文融,便毫不犹豫地听从了宇文融的举荐。
萧江沅唇边笑意见深——投诚宇文融,他李林甫倒真下了一步好棋。
张九龄身为中书舍人,除了另一位中书舍人当值和夜里值班,他须时刻跟在李隆基身边,以便及时拟制。宇文融前来荐官之时正是他当值,这封擢升李林甫的制书,便正好出自他之手。
下笔的同时,张九龄不禁想起了几日前的夜晚,他与李林甫少有的一次交集。他终于明白他的不适源于何处了。他知道那晚李林甫的接近十分突兀和可疑,也想过李林甫是不是刻意为之,但最终他否认了。他原本以为,张说之于李林甫遥不可及,又从无过节,李林甫既没有动机,也实在没必要如此,却忽略了李林甫也可能成为他人之党羽。就算那晚他可能还不是,但眼下,他一定是了。
此时李林甫也在殿内,见张九龄什么都没说直接下笔,虽然早知会是这样的结果,可还是悄然松了口气——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那晚的他居心不良,就算张九龄告诉了李隆基,也不过是一面之词。且根据他对张九龄的观察与了解,这位风采卓然的郎君其实甚有风骨,决计不会允许自己通过告状这等小人途径,去阻碍别人的仕途。
朝堂如战场,他张九龄若真起了胜负之心,也会用政绩,光明正大地赢你,更何况他本一心为公?
御史中丞,正五品上。
张九龄位居中书舍人,亦是正五品上的官阶。
至此,张九龄和李林甫这一对仿佛宿敌一般的人物,终于开始平起平坐,并在未来的数年之中,逐渐势均力敌,分庭抗礼。
在玄宗一朝,文臣与能臣残酷而激烈的决战,也在此刻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