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取舍

    第1227章 取舍 (第1/3页)

    张苞听出了关将军话里的意思,他上前几步,顺着关将军的目光,落到地图上,低声问道:

    “三娘,你想弃上党而去太原?”

    关将军看了一眼张苞,手指落到地图上,划了一个圈:

    “阿兄,河东、太原、上党三地,首保河东,次者太原,再次上党。”

    “更别说上党现在已失大部,我若前去上党……”

    说到这里,她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一向坚毅果决的关将军,此时都忍不住有些叹息:

    “魏文长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大汉一员猛将,放眼大汉军中,勉强能压住他一头的,大约也只有中都护了。”

    “我虽持天子节杖,但如果前往高平关,未必就能让魏文长俯首听令。”

    当年阿郎先受丞相遗命,后又有天子赐诏书与节杖,统领关中诸军。

    但最后亦不得不把魏延派出去攻打上党,来个眼不见为净。

    关将军可不认为自己的声望,能与自家阿郎相比。

    张苞闻言,微微一怔,然后也跟着叹息一声。

    想想魏文长以前所为,任换了谁前去,怕都得要在心里多做思量。

    以魏文长的性格之恶劣,三娘所言,自是也有一番道理。

    正如冰冻大河,非一日之寒是也。

    “只是这么一来,他人未免怀疑三娘是故意视魏文长处于险地而不见,到时候只怕……”

    关将军冷笑一声:

    “魏文长乃军中老人,自谓不落于人下,拥重兵,据险关,犹失上党。”

    “若是到了此时此刻,他都不知道要守好高平关,那我去救他这么一个无用之人,又有何意义?”

    “但若是他当真能如他自己所谓,不落人下,那自能守住高平关,我再过去,亦无所益。”

    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一番话,让张苞无言以对。

    “当然,我已经派人前去上党,让魏延立刻退守高平关。”

    关将军揉了揉额头,有些无奈,“至于他愿不愿意听,那就不知道了。”

    张苞想了想,又问:

    “倘若,我是说倘若,魏文长当真没有守住高平关,到时候你又领军前往太原,万一贼子从高平关以图河东,那当如何?”

    张苞手里的兵力,看住轵关或许绰绰有余。

    但若是要再多加一个方向,恐怕会有些吃力。

    “此正是我前来找阿兄的原因。”

    关将军的手指点到地图上的一处地方,“阿兄,此处乃是轵关陉的北端,当地百姓称之为厄口。”

    “厄口左有高山,右有深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大军驻于厄口,可俯瞰南北。”

    “我希望阿兄移军驻于此,如此,无论是从轵关还是从高平关进入河东的贼子,都绕不过阿兄。”

    关将军所说的厄口,正是后世轵关陉的最北端。

    晋文公为了方便进入中原以图霸业,曾特意拓宽此处,战时行大军,平日行商旅。

    李唐时期在这里修筑了一个关口,名曰铁刹关,由大将尉迟恭镇守。

    莫说是从轵关和高平关进入河东,就是从太原南下进入河东,这个位置也是要必拔的钉子。

    可以说,控制了厄口,就相当于大半个河东都在它的辐射影响之下。

    关将军的祖籍本就是河东,数年前她又亲自率领铁骑,穿过厄口逼降闻喜,包围河东郡治安邑。

    自然是对厄口的险要印象深刻。

    张苞顺着关将军所指的位置,凑上去认真地看了好一会,沉吟道:

    “确实是个要害之地,唯一可虑者,就是就食不便。”

    大军驻扎地方,除了要考虑地形,还得要考虑供给。

    南军又是骑兵为主,对粮草的要求更是要高一些。

    关将军解释道:

    “我不是让阿兄把大军全部驻扎于那里,而是兵分两部,与闻喜县城形成掎角之势。”

    “后面武卫、无前、突阵都会到来,此三军皆步卒,我会让阿兄节制他们,到时阿兄可视情况安排。”

    张苞一听,略有惊异:

    “三娘不打算把他们带去太原?”

    关将军摇了摇头:

    “兵贵神速,我带北军与虎骑军前去就已经足够了。再说了,此三军多是新卒,据城关而守,勉强能胜任。”

    “但真要让他们远途奔袭与贼子决战,恐怕尚有不足。”

    唯一可虑的,就是北军与虎骑军此次所损耗的战马,恐怕又要让凉州与陇右的养马场叫骂连天。

    培养一匹战马,从出生到投入战场,至少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而关中一战到现在,正好差不多三年……

    毕竟关中一战,凉州军转战万里,几乎是把早年积累下来的战马损耗一空。

    幸好,在打下并州之后,大汉又多了一个产马之地。

    再加上大汉的粮食产量一向不低,在陇右还开有专为养马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